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所作,全篇如下: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注释:路上的人奇怪地问:“你隐居在这里,姓陶吗?”为什么菊花像云一样盛开,早上吟诗,晚上醉酒,呼唤也不回头呢。即使没有酒可以让人惆怅,只是向东边的篱笆边搔首也足够有风度了。和客人一起早晨吃饭,笑了一笑,落花吃得很饱就回家休息了。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赏析:在这首词中,作者张孝祥表达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赞美。他写道:“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形象——他在路边被人们询问是否是陶渊明。他的菊花园里菊花盛开,他整天吟诗作画,喝酒作乐,甚至有人想请他回去都没有成功。这里的“甚黄菊如云”指的是菊花盛开的情景,而“唤不回头”则形容了这位隐士的逍遥自在。
诗人又写道:“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隐士们虽然可能没有酒量,但却能够在东篱下找到自己的快乐,与朋友共度时光。最后,他写道:“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这句话是对古代隐士的生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同时,通过对尧舜时代以及古代隐士的描写,诗人也展现了他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总的来说,张孝祥的这首词以隐士的生活方式为主题,通过对其生活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