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竹通晖月自妍,樽前宝炬不须然。
毫飞阁上千林湿,句落云间万井传。
佳节敢辞通夕醉,宿酲还傍小窗眠。
鬓边黄菊应相笑,白发较多似去年。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资福阁:唐时,在长安大明宫之西有资福寺,寺内建有宝应门,门外建有资福阁。
次高季应韵:指和高季的诗作相唱和。
毫飞阁上千林湿,句落云间万井传:毫笔飞舞于阁上,使得千树都沾湿了墨迹;诗句从空中落下,传到每户人家。
佳节:节日或佳节之时。通夕醉:整夜喝酒到天亮不醒。
鬓边黄菊应相笑:鬓边黄色的菊花会笑一笑,因为作者自己年老,头发白了。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宴集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与友人相聚在大明宫中的资福阁,吟咏新题,以助酒兴,并相互唱和。全诗写景抒情,意境优美。
首联“隔竹通晖月自妍”,是说隔竹望去,月光皎洁,自然美好。“晖”字写出了月光的明媚。而“自”字则表明了月亮本身具有这种美丽。“妍”字则是对月光之美的赞美。这里的“妍”字,既是指其明亮,也是指的其美好。
颔联“毫飞阁上千林湿,句落云间万井传”,是写诗人挥毫泼墨,将墨汁洒遍了整个树林,又把诗句从高空飘落到云层之间,让万家户户都能听到。“毫飞”二字描绘出作者挥毫泼墨的情景。“千林湿”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挥毫泼墨后的结果。“句落云间”则形容诗句从天上飘落到地上,让万家户户都能听到。这里用“万井传”来形容自己的诗词传播的范围之大。
颈联“佳节敢辞通夕醉,宿酲还傍小窗眠”,则是写自己在佳节之时,虽然不敢贪杯醉酒,但也还是想借酒消愁。而由于饮酒过度,导致身体不适,只好躺在小窗下休息。这里既描绘出了自己的饮酒状态,也描绘出了自己的身体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豪爽和洒脱。
尾联“鬓边黄菊应相笑,白发较多似去年”,是写诗人看到鬓边的黄色菊丛,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白发比去年还要多,感到有点羞愧。这里的“黄菊”是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是诗人心中的感慨。而“白发较多似去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衰老和无奈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重阳节的美好氛围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才华和豪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