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写香笺,拨火温寒醑。门外东风将我愁,欲作三更雨。
夜夜玉楼心,日日长亭路。豆蔻花开信不来,尘满金钗股。

诗词名句“翦烛写香笺,拨火温寒醑。”出自宋代诗人俞国宝的《卜算子·剪烛写香笺》。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通过燃烧香料来取暖的场景,以及他对远方所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诗句中的“东风”和“欲作三更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期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相思之情。

“翦烛写香笺”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深情的表现。古人认为香能传递情感,通过点燃香炉,可以使得整个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而“写香笺”则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可以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爱意转化为文字,通过书信的形式传达给对方。这种书写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情感的抒发,也是一次灵魂的对话,它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将诗人的情感传递给对方。

“门外东风将我愁”中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离别和相思之苦。这里的“愁”字不仅描述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心理上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春风虽然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但对于即将分别的恋人来说,却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和不舍。

“欲作三更雨”则是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描述。三更时分,正是夜晚最为宁静的时候,而雨则往往与别离和思念相联系。雨水落下的声音和滴答声,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无尽哀愁。这样的夜晚和天气,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

俞国宝的《卜算子·剪烛写香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对这句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视角,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艺术和文化的力量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