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一曲霓裳红日晚。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
【注释】
1.玉楼春:唐教坊曲名。又名《玉树后庭花》。2.红绡:丝织品,代指女子的衣裳。3.学舞:学习舞蹈。4.腰肢软:身体柔美,动作优雅。5.宫样染:按照宫中样式染制。6.织成:织成云彩般的雁行形状。7.云外雁行斜:云朵外面排成的雁形弯曲不直。8.江南春水浅:指春天的江水较浅。9.露桃宫里:皇宫中。10.歌管:歌舞伴奏。11.一曲霓裳:一折《霓裳羽衣》。12.霓裳:《霓裳羽衣赋》是一篇辞赋,为汉乐府诗,描写仙女们穿霓裳羽衣翩翩起舞。13.日晚:傍晚时分。14.归、双袖:都指女子。15.酒痕:饮酒后的手指印迹。16.小字香笺:小巧精美的书信。17.无意展:不愿意展示。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位宫廷女子在歌舞声中学习舞蹈的情景,通过其细腻的感受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
上阕写宫女学习跳舞的场景。首先从外貌入手,“红绡学舞腰肢软”,描述了宫女穿着红色的丝绸衣服,柔软如云,轻盈如雁,形象地描绘出其娇美动人的体态。接着,她开始学习舞蹈,“旋织舞衣宫样染”。这里的“旋”字,表现了她学习舞蹈的熟练程度,而“宫样染”则描绘了她所穿的舞衣颜色如同宫殿中的色彩,既鲜艳又华丽。最后,宫女将所学的舞蹈技巧运用到实际表演中,“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通过舞姿的飘逸如云彩般舒展,以及色彩的柔和如江南春水,将舞蹈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阕写宫女在歌舞声中的心情变化。首句“露桃宫里随歌管”,描绘了宫女在宫中歌舞厅内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的场景,“露桃”暗喻宫女的美丽,而“随歌管”则表达了她与歌声和音乐融为一体的快乐感受。紧接着,“一曲霓裳红日晚”,描绘了宫女跳完一支舞蹈后,夕阳西下,天色渐晚的情景,而“霓裳”则是对《霓裳羽衣赋》的引用,象征着她的舞姿如同仙女一般飘逸脱俗。最后,“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两句,描绘了宫女回到住处后饮酒消愁的情景。她用双手擦拭着酒杯,留下痕迹,却无心再去欣赏那封小巧精致的书信,表现出她沉浸在孤独与思念之中无法自拔的状态。
整首词以宫女的视角,通过其细腻的感受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与束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