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从市人、拍手拦街笑。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
迷路桃源了。乱山沈水何由到。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萝道。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
安公子 和次膺叔
少日狂游好。阆苑花间同低帽。不恨千金轻散尽,恨花残莺老。命小辔、翩翩随处金尊倒。从市人、拍手拦街笑。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
迷路桃源了。乱山沈水何由到。拨断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萝道。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
注释:
- 安公子:这是一首词的标题。
- 和次膺叔:这是晁补之在这首词中所做的一种表达,即与次膺叔共同创作或欣赏此词的艺术享受。
赏析:
晁补之的《安公子·和次膺叔》是一首充满文人气息的作品。它表达了词人在年轻时的放纵生活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慨。首句“少日狂游好”便描绘出了词人年轻时的豪放不羁,以及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词人开始感叹岁月如梭,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恨花残莺老”一句,更是将这种感伤情绪推向了高潮,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愁。
接下来的“从市人、拍手拦街笑”和“镇琼楼归卧,丽日三竿未觉”则描绘了词人在繁华都市中的孤独感受,以及他深夜独处时的寂寥与迷茫。这两句不仅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学凤箫、拟入烟萝道”一句则表现了词人想要超脱世俗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的愿望。而“问刘郎何计,解使红颜却少”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但短暂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
《安公子·和次膺叔》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