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楼中燕”指的是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迁。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
- 诗人介绍:
-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秦观一生坎坷,其作品多写男女情爱,同时也有不少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诗词原文:
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译文:
恋恋,是燕子在楼中呢喃。燕子楼空寂寥,春色渐晚,将军离去,音容已遥不可及。楼中空锁着深深的怨恨,春风再次吹来,却不见人的影子。十二阑干依遍数。注释解释:
- “燕子”:燕子是一种候鸟,通常在春天迁徙时飞回原地。在这里,燕子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楼空”:指燕子楼已经空置多年,不再有人居住。楼的空旷可能暗示着某种失落或者等待。
- “春色晚”:春天已经过去,天色渐渐昏暗。这里的“晚”可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将军”:可能指的是一位过去的将军,他的离去给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遗憾。
- “音容远”:将军的离去使得他的音容变得遥远而难以触及。这里的“远”可能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沉。
- “空锁”:形容心中充满怨恨,无法释放。
- “春风”:春风再次吹拂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但同时也带走了人的身影。
- “阑干”:古代建筑中的栏杆,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倚靠在栏杆上,寄托哀思。
- “数遍”:多次重复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往事无尽的回忆和怀念。
- 创作背景:
- 《调笑令·恋恋》是秦观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太平广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有关,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
秦观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形象构建,展现了一个因战争和离别而陷入深深的思念和怨恨之中的人。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通过对燕子、楼、春风等自然元素的运用,秦观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