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着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

踏莎行 · 上巳日遇华严寺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着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

译文:
昨天刚刚过了清明,今天又到了上巳节。鸟儿和花朵都特别努力地催发春天的气息。春风却对疲惫的游客们毫不在意,依然吹向城南的华严寺。
我在沂河边行走唱着歌,在兰亭举行修禊仪式。曾经欣赏到过那些风流倜傥的士大夫。现在面对河水我不禁满怀深情。但看着天空中的晚云,心中却是一片渺茫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清明节过后的上巳节日中,看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内心情感的转变。

首句“昨日清明,今朝上巳”交代了时间背景,昨天刚过了清明,今天就来到了上巳节。清明与上巳节是中国传统的两个节日,清明时节天气转暖,万物复苏,而上巳节则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设立的。

第二句“莺花着意催春事”描绘了春天里鸟语花香的景象,莺鸟和花朵都在努力地为春天的到来而忙碌。这里的“着意”表达了自然界对春天到来的积极态度和努力。

第三句“东风不管倦游人”则转入了主题,东风象征着温暖和活力,但它似乎并没有理会那些疲惫的游人,继续向前推进。这一句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感受——尽管外面充满了生机,但他自己却感到无力回天、身心俱疲。

接下来的两句“沂水行歌,兰亭修禊”则是具体的场景描写,词人提到了自己在沂水中漫步,并参与了兰亭的修禊仪式,这些行为都是古代文人雅聚时的常见场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今临水漫含情”,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满怀激情的诗人,而是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之中。他看着眼前的河水,心中满是感慨,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最后两句“暮云目断空迢递”则是情绪的加深,夕阳西下时,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看着天空渐渐模糊的云彩,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遥不可及。这里的“暮云”既指天色渐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孤独。

整首词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从清明到上巳节的内心变化,从最初的欣喜到最后的忧郁和孤独,体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