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岂非命来。自黄粱枕觉,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谁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机忙里催。愁无奈,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
此愁何计能推。算何日天教眉锁开。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东风好,问如今吹入,谁处楼台。
诗词名句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沁园春·其二作为一首宋代诗人高士奇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下面是对该词进行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意解读: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岂非命来。自黄粱枕觉,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谁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机忙里催。愁无奈,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
- 诗意:生活的变迁无常,如同梦中黄粱被打破一般,让人看透世事。翠绿的小舟临近时,我急忙抽身而退,但山深处的危机如沸水般急迫,无法回避。
- 注释:旗盖运迁,衣冠事乖:命运的变迁,官场的失意。黄粱枕觉,分明看破:比喻世事如同梦醒,看清了现实。翠蓬舟近: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接近。山深,也同鼎沸:比喻困境或问题如同沸水一样紧急。
- 译文:人生的变迁无常,就像梦中的黄粱被打破一般,让人看透世间的一切。翠绿的小舟临近时,我急忙抽身而退,但山深处的危机如沸水般急迫,无法回避。
- 赏析:通过描绘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仕途的不顺,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的不满。同时,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的清醒,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 诗意解读: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东风好,问如今吹入,谁处楼台。
- 诗意:回忆起过去在六桥的花船中赏花,晴天边去访问柳树,在孤山上独自饮酒,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的往事,令人心伤。如何能将已倾倒的水重新倒回去呢?如今春风正好,请问如今吹入何处楼台。
- 注释:六桥:指南起杭州西湖的钱塘江上的六座桥梁。晴边访柳:指在晴朗的天空下观赏岸边的柳树。孤山草酌:指在孤山上独自饮酒。雪后评梅:指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回忆过去在西湖的经历。伤心前事:心中充满了悲伤和遗憾。覆水: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
- 译文:回忆起过去在六桥的花船中赏花,晴天边去访问柳树,在孤山上独自饮酒,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的往事,令人心伤。如何能将已倾倒的水重新倒回去呢?如今春风正好,请问如今吹入何处楼台。
- 赏析:此词描绘了词人回忆往昔西湖美景与友人聚会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 诗意解读:过青山万叠,碧水千隈。
- 诗意:越过青山叠嶂,碧水曲折蜿蜒。
- 注释:青山万叠:形容群山连绵起伏。碧水千隈:形容河水清澈流淌。
- 译文:越过青山叠嶂,碧水曲折蜿蜒。
- 赏析: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词人的豁达胸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诗意解读:此愁何计可推。算何日天教眉锁开。
- 诗意:这种忧愁该如何排解呢?何时才能够让眉头舒展开来。
- 注释:天教眉锁开:意为命运使然,让眉头舒展开来。
- 译文:这种忧愁该如何排解呢?何时才能够让眉头舒展开来。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词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解脱忧愁的渴望。同时,这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 诗意解读:记六桥花舫,晴边访柳,孤山草酌,雪后评梅。回首西湖,伤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
- 诗意:回忆起过去在六桥的花船中赏花,晴天边去访问柳树,在孤山上独自饮酒,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的往事,令人心伤。如何能将已倾倒的水重新倒回去呢?如今春风正好,请问如今吹入何处楼台。
- 注释:六桥:指南起杭州西湖的钱塘江上的六座桥梁。晴边访柳:指在晴朗的天空下观赏岸边的柳树。孤山草酌:指在孤山上独自饮酒。雪后评梅:指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回忆过去在西湖的经历。伤心前事:心中充满了悲伤和遗憾。覆水: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
- 译文:回忆起过去在六桥的花船中赏花,晴天边去访问柳树,在孤山上独自饮酒,在雪后的梅花下品评。回首西湖的往事
这首《沁园春·其二》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解脱忧愁的渴望。此词不仅是一首艺术上卓越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人生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