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雪销春去逐飞轮。谁识静中机运。
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为何不住往来人。都被利名淘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即可。
①“压雪江山亦老”意思是:被雪覆盖的山峦也显得苍老,迎春的草木都显得新鲜。这一句中“压雪江山”“亦老”,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大地的变化;“迎春草木”是诗人观察的结果,“皆新”写出草木的新鲜。
②“雪销春去逐飞轮”的意思是:“雪消”后,“春去”而“逐飞轮”,写出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变化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③“谁识静中机运”的意思是:谁能了解其中的深意呢?“机运”指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规律。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领悟和感慨。
④“浊浊坝头泥土”意思是:浑浊的坝头上泥土。这里写出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⑤“攘攘市上风尘”意思是:熙熙攘攘的市上,尘土飞扬。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⑥“为何不住往来人”的意思是:为什么那些来往的人们不驻足停留,欣赏一下这美好的景色呢?“住”在这里是停留的意思,“往来”是来来回回的意思。“往来人”指的是那些只顾赶路的人们。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人们只顾赶路、不能停下来欣赏美景感到失望。
⑦“都被利名淘尽”意思是:都被名利冲刷干净了。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人们的名利心肠的厌恶和鄙视。
【答案】
译文:
被雪覆盖的山峦也显得苍老,迎春的草木都显得新鲜。雪融化之后,春天来了,一切都变了。是谁能了解这其中的道理呢?浑浊的坝头泥土,熙熙攘攘的市上,尘土飞扬。为什么那些来往的人们不驻足停留,欣赏一下这美好的景色呢?都被名利冲刷干净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画。作者通过写自己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名利的厌恶和追求自然美的强烈愿望。
首联两句,先写江山之变。江山之变,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但在这常态之下,却蕴含着某种不易觉察的生机。这种生机,在诗人笔下,就表现为“压雪江山”“迎春草木”,既显示出一种苍老,又表现出一种新鲜。
颔联两句,写春日景物。“雪销春去逐飞轮”与“谁识静中机运”两句互为映衬。“雪销”与“春去”相对,突出了春天来临的特点;“逐飞轮”与“机运”相联系,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规律。这两句诗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欢欣鼓舞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两句,写社会现象。“浊浊坝头泥土”一句,以粗犷的语言描绘了世俗社会的真实面貌。“市上风尘”一句,则用浓重的笔触勾勒出社会风尚。这两句诗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鄙夷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尾联两句,写人们对自然美的态度。“为何不住往来人”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社会人群。他们只顾赶路,不能停下脚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景致;他们被名利所驱使,不能驻足片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这两句诗将作者对于人们只顾赶路、不能停下来欣赏美景感到失望和悲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都被利名淘尽”一句,则是作者对人们追逐名利、丧失人性的批判和控诉之声。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到来、山河之变、自然之美、世风之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呼唤,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