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边头。
依旧防秋。问诸将君恩酬未酬。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
注释:
-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感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边头。
- 依旧防秋。问诸将君恩酬未酬。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词作。全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以及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首句“我自无忧,何用攒眉”,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定和自信。他并不担忧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这种坚定的信念来自于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接下来的几句“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坚信自己的国家终将走向复兴。
在“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这几句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他发现虽然国家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却仍然受到战争的影响。因此,他呼吁人们要振作起来,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感慨。他看到国家正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斗争,但是他却无法为国效力。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边头”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境防御的关注。他认为国家的边疆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需要有人去守卫和保护。而他也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保卫国家的安全。
在结尾处,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他认为自己是一只能够识破真相的蜃气楼,知道国家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而他也将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