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方浓,寂寞此君,谁相品题。到僝桃僽李,鸠边雨急,埋薇瘗药,燕外泥肥。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夫然后,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
风标如此清奇。叹世俗炎凉真可悲。看眼空凡木,云霄直上,心交古干,霜雪相依。弹压溪山,留连风月,红紫纷纷谁似之。人间世,这澹中风味,儿辈争知。
沁园春
春天已经来临,我独自一人在这寂寞的地方,谁又能对我品评呢?到时花木丛中,有桃有李;鸠鸟的巢边,雨势急促;埋藏薇草的地方,泥泞污秽;燕子栖息之处,泥泞沾湿。这时的景色是:鸟影舒展炎炎阳光,黄土飞扬暑气上升,又过绿阴青果时节。于是乎,我向友人家载酒,在室内题诗赋词。
这真是风标清新奇特啊!叹世俗炎凉真可悲。看眼睛空阔凡木,直上云霄;心交于古干,霜雪相依。弹压溪山,留连风月,红紫纷纷谁似之。人间世,这淡中有风味,儿辈争知。
赏析:
此词咏物抒怀,借物寓情。
上片写春事方浓,独对清幽,自得其乐。“寂寞此君”,点明“我”与物的关系。“谁相品题?”既写出了“我”与“他物”不同,也表明了“我”对“他物”的不慕羡。“到僝僽”、“鸠边雨急”、“埋薇瘗药”、“燕外泥肥”等句,以四组并列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生意勃勃的画面。其中,既有自然界万物竞发的景象,也有人世间百态的风情。作者通过这些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描写,表现出自己对这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下片由物及人,以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夫然后”以下五句,作者将视线由自然转向社会,由物转向人。“夫然后”二句,指出诗人此时正处在一个充满诱惑而又令人陶醉的境界之中,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向猷家”、“诩室”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之所以能如此潇洒自如的原因——他是在品味着高雅的诗词。“风标如此清奇。”一句,既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全文主题的高度概括。接着,作者又从另一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阐述。“感叹世俗炎凉真可悲”,这是全词的核心主旨所在。“观眼空凡木”,“心交古干”,则是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结尾三句,再次回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但此时的心境已非当初可比。“弹压溪山”“留连风月”两句,不仅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留恋,而且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反感。“红紫纷纷谁似之”,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杂世界的鄙夷和不屑。
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