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这首诗以“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为标题,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作品,创作于公元1175年,即宋孝宗淳熙二年。这一年,陆游41岁,出任夔州通判。此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师伯浑的深情思念以及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逐句解读: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 这句描述了清晨时分,雪花飘落,笳声四起,仿佛在梦中四处游荡。这里营造了一幅寒冷而宁静的边塞景象。
“铁骑无声望似水”: 铁骑无声,形容军队行进时悄无声息,像水一样流动。表达了对战场的寂静感受和对士兵安全的关切。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通过想象关河、雁门等地名,表达了对故乡或战场的深切思念。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代县西北,是古代重要的边防关口之一。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描绘了夜间的场景,寒灯下的孤独与寂寞,以及漏声的中断带来的静谧。月色斜照在窗纸上,增添了一份冷清和哀愁。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表达了自己立志报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但无人理解这种雄心壮志,只有内心的坚持和信念。
“鬓虽残心未死”: 即使鬓角已经斑白,但心中的志向依然坚定如初,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篇充满爱国情怀的政治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历史名胜的回忆以及对个人抱负的抒发,陆游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坚定的民族精神。整首词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