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燕羞莺妒,蝶绕蜂忙。
难忘。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注释】

①玉蝴蝶: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又名“金错刀”。双调,六十二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一入韵。

②倦客:厌倦仕途的游子。

③平生行处:一生行走过的地方。

④坠鞭京洛:指从京城洛阳返回家乡。落鞭:指马鞭落下。

⑤解佩:指解开佩带的宝剑。

⑥潇湘:今湖南地区。

⑦此夕何年:何时有此月之夜。

⑧赋宋玉高唐:写宋玉的高唐赋。

⑨绣帘开、香尘乍起:指女子开门迎接宾客。

⑩莲步稳:形容女子走路轻盈稳健。

⑪银烛分行:指烛光排列成行。

⑫暗端相:暗中观察对方的容貌。

⑬燕羞莺妒:比喻男女间相互羡慕嫉妒。

⑭蝶绕蜂忙:形容男女之间的互相追逐。

⑮难忘:难以忘记。

⑯频频:多次;经常。

⑰峭寒新退:指天气寒冷刚刚消退。

⑱玉漏犹长:指时间还很长。

⑲幽情:幽怨之情。

⑳愁歌罢月侵廊:指因唱歌而引起月亮的入侵。

㉑欲归时、司空笑问:想回家的时候,司空见惯地笑着问他。司空:这里指司空图。唐代人称官名中带“司空”字的人为司空。

㉒微近处、丞相嗔狂:指靠近他时,丞相(李德裕)发怒。丞相:这里指李德裕。李德裕曾贬王涯、贾直言等人到崖州,所以称李德裕为丞相。嗔狂:发怒。

㉓断人肠:极度悲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席情景的小令。全词通过宴席上的一段风流事,写出了主人公的无限怅恨与哀伤。

词开头两句写主人公在友人家作客,对主人家的豪华富丽赞叹不已,并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的仰慕之情。“倦客平生行处”,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厌倦仕途;“坠鞭京洛”点明自己是从京都洛阳归来。“解佩”三句是对宴会的热烈场景进行描绘,“此夕何年”是询问这次宴会是在何时何地举行的;“来赋宋玉高唐”则是说这次宴会是在赋诗作赋,吟唱高台之上;“绣帘开,香尘乍起”写宴会开始时的场景,女子打开绣帘欢迎客人;“莲步稳,银烛分行”写宴会中的女子走路轻盈,烛影摇曳生姿;”暗端相”二句则写宴席中男女之间相互注视的场面,”燕羞莺妒”是说男宾们互相欣赏着美丽的女子,女宾们则互相羡慕嫉妒着彼此的美貌,”蝶绕蜂忙”则描绘出宴会中男女间的相互追逐。

下阕开头两句则是对宴会中的一段风流事的叙述:“难忘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这两句是对前面宴会场景的具体化和深化,“难忘”二句是说在酒宴之中频频劝酒,但天气仍然寒冷,夜深了,月光也渐渐侵入走廊,暗示宴会已进行了很长时间。“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则是说在宴会中饮酒吟诗,心情非常愉悦,然而却担心在吟咏歌唱之后,月亮就会侵入走廊,使得自己的幽雅情感受到干扰。

最后两句则是主人公的感叹:“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这里既包含了对宴席的赞美,也包含了对自己被排斥在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流露出主人公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这首小令通过对宴会的细腻描画,展现了主人公对美好感情的追求以及因为不被接纳而感到的悲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