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梢头春意浓。薄罗衫子柳腰风。人间乍识瑶池似,天上浑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云松。背人欲整又还慵。多应没个藏娇处,满镜桃花带雨红。

【赏析】

“豆蔻梢头春意浓。”首句写景,点明时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这里借以说明女主人公年龄已到。“春意浓”则点出节令。这一句看似闲笔,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薄罗衫子柳腰风”。紧接上句写衣饰,突出人物的青春美态。“薄罗衫子”即轻罗小衫,是当时女子所穿,这里既表明了身份,又写出了服饰的特点。接着写其风姿,“柳腰风”,形容女子身材苗条,体态轻盈,像柳树一样柔软。“人间乍识瑶池似,天上浑疑月殿空。”第二句写女主人公的美貌。“乍识”是突然认识的意思。“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女子如仙女一般美丽。“浑疑”是全不像的意思。“月殿”,月里的神仙住的地方,这里也用来比喻女主人公的美貌。两句诗一反常理,把女子比作天上的仙女,把世间美女和天上嫦娥相比,表现出对女主人公的爱慕之情。“眉黛小,髻云松。背人欲整又还慵。”接下来写女子的容颜。“眉黛小”写眉毛细长而弯曲。“髻云松”是说头发盘成云朵般的发髻。这两句写女子的容貌,突出她娇美的面庞和飘逸的长发。“背人欲整复还慵”,写女子在背后整理头发时,又因为懒散而没有整理好的样子。这句诗表现了女子娇媚多情的一面:既喜欢自己梳理秀发,又因懒散而迟迟不整理。

“多应没个藏娇处”,这一句写女主人公的居室环境。“藏娇处”即藏着女子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个女子没有地方可以隐藏自己的娇艳之容,只能暴露在众人面前。“满镜桃花带雨红”。最后两句写景,烘托气氛。“桃花”,即桃花扇。“带雨红”即雨打桃花。这句诗意思是说,在镜子里看到满室桃花被雨水打湿后更加显得鲜艳娇嫩。“满镜桃花带雨红”,既照应了开头的“柳腰风”,又照应了结尾的“桃花”,使全词的结构紧凑完整。

这首《鹧鸪天》词描写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的外貌特征,特别是她的纤腰、秀发和娇艳的面容,以及她爱花、爱美的情怀,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年轻女子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