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
译文:窗外烟雾缭绕,没有时间去除草。我搬到这个地方,想要安静地隐居深山之中。想起东晋的藏书和南山的枸杞菊花,谁能了解我的心境?虽然树木茂盛,但我的心情却如同夕阳一样,即将消逝。我常常慷慨激昂地唱歌,可是人们却越来越少了。
注释:东晋:指东晋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怀念东晋时期的文人雅士。图书:指古代书籍,这里指收藏的书籍。南山:指南方的山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杞菊:指枸杞花和菊花,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疏阴:稀疏的树荫,形容环境清幽。易分残照:形容太阳西沉的景象,容易让人感伤。慷慨悲歌:形容情绪激昂,声音高昂地歌唱。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这里可能是指一种清凉舒适的服饰。壑经丘:指山间小溪和丘陵地带,这里可能是指寻找山水间的隐逸之地。溯云孤啸:形容在高处独自吟唱,好像在逆着风声呼唤。渊明: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以田园诗闻名,其诗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抱琴归去好:形容抱着琴回家,意味着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第二句: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译文:我们偶然相遇,时间并不早。喜欢吟咏诗歌的心情非常痛苦,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野地上的鸟儿都没有飞走,门前的柳树也已经折断。我带着荷叶制的衣裳,准备去寻找山间的小溪和小丘,沿着山势一路向上,像陶渊明一样独自吟唱。
注释:相逢:相遇,在这里指与朋友相遇。欠早:不早,即不晚,表示恰到好处的意思。爱吟心:指喜爱吟咏的心意。此意难表:意思是这种感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野水无鸥:野地上的鸟都没有飞走。闲门断柳:门前的柳树枝已经折断。荷衣制了:荷叶制的衣裳已经做好了,准备出发去寻找山水之间的隐居之地。待寻壑经丘:意思是要去寻找山谷和小丘之间的隐居之地。溯云孤啸:沿着山势一路向上,像陶渊明一样独自吟唱。学取渊明:意思是要像陶渊明那样,抱琴归去,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是一首描绘作者隐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词中的“荷衣制了”和“学取渊明”,展现了作者对陶渊明那种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敬仰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压力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