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声声慢·西湖别本作与王碧山泛舟鉴曲,王蕺》 宋代:吴文英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注释解释:

  1. 晴光转树(晴:晴朗,明媚)
  2. 晓气分岚(晓:早晨,黎明;岚:山间的雾气)
  3. 何人野渡横舟(何:何人;野渡:野外的渡口;横:横渡)
  4. 断柳枯蝉(断:折断;枯:枯萎;蝉:蝉鸣)
  5. 凉意正满西州(凉:凉爽;西州:地名)
  6. 匆匆载花载酒(匆忙地携带鲜花和美酒)
  7. 便无情、也自风流(即便没有情感,也依然潇洒自在)
  8. 芳昼短(美丽的白天时间不长)
  9. 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却无法忍受深夜的寂寞,拿着蜡烛出来游玩)
  10. 谁识山中朝暮(谁能理解山中的晨昏)
  11. 向白云一笑(向着白云微笑)
  12. 今古无愁(无论古今,都没有忧愁)
  13. 散发吟商(披散着头发吟唱)
  14. 此兴万里悠悠(这种兴致远达万里之外)
  15. 清狂未应似我(清狂:指清高孤傲;应:应该)
  16. 倚高寒、隔水呼鸥(倚:依靠;高寒:高处的寒冷;隔水:隔着水呼喊)
  17. 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必须等到月亮升起,许多清澈的都寄托给秋天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词作。上片写西湖美景。开头两句写西湖景色,“晴光”三句,以晴空朗照,晓气袭人的环境烘托出湖面波平如镜的静谧景象。接着又描写了泛舟湖面的情态,“断柳枯蝉”四句写泛舟湖上所见的景致。“匆匆载花载酒”二句,既表明泛舟之快,又写出泛舟之乐。“芳昼短”以下五句,写泛舟时所感之怀。最后一句“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则点出泛舟之速。下片写泛舟西湖时的感慨。首句“谁识山中朝暮”,即点出泛舟者的身份,同时点明泛舟的时间。“向白云一笑”二句,写泛舟者的心情。“散发”三句,写泛舟者的情怀,“清狂”二句,写泛舟者的个性,“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结拍两句,既是泛舟西湖时所见之景,同时又是泛舟西湖时所感之怀。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