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千树。结屋中间住。明月一方流水护。梦入梨云深处。
清冰隔断尘埃。无人踏碎苍苔。一似逋仙归后,吟诗不下山来。

注释: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千树:形容梅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犹如成千上万棵树木散发出来的香味。

结屋:指在花树下搭起一个屋子,用来居住。

中间:指花树之间的位置。

明月:这里指月光。

一方:一隅,角落,这里指月亮的一角。

流水:指溪水。

护:保护。

梦入梨云深处:梦中进入梨花丛中,仿佛置身于仙境。

清冰:清澈透明的冰块。

隔断:阻止。

尘埃:这里指世俗的纷扰。

苍苔:一种绿色苔藓,这里用来形容地面上的泥土。

逋仙: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隐居于南山,自号“田园”,后人因称他的诗歌为“田园诗”。这里的“逋仙”指的是陶渊明。

吟诗:指写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高洁,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寓意深远。

首句“暗香千树”,以“千树”形容梅花盛开时的香气四溢,如同成千上万棵树木散发出来的香味。这种描述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芳香,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的审美观。

次句“结屋中间住”,描绘了诗人在花树下搭建小屋的情景。这一细节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也表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中间”二字还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安详。

第三句“明月一方流水护”,则以“一方”和“流水护”来描绘月光和溪水的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如洗,溪水潺潺,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守护着这一片静谧之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第四句“梦入梨云深处”,则将诗人引入了一个梦境般的境界。在这里,他仿佛置身于梨花丛中,仿佛置身于仙境。这样的描写既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五句“清冰隔断尘埃”,“清冰”象征着纯洁无瑕,而“尘埃”则代表着世俗的纷扰。这两句话的对比,既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高洁品质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纷扰世界的超然态度。

第六句“无人踏碎苍苔”,“无人”一词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孤傲与高洁。这里的“苍苔”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诗人却毫不在意地欣赏着它。这样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一似逋仙归后,吟诗不下山来”,则是对诗人归隐生活的赞美。这里的“逋仙”指的是陶渊明,他曾隐居南山,自号“田园”,后人因称他的诗歌为“田园诗”。诗人将自己比作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决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诗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