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
归去。归去。醉插一枝风露。
【解析】
- 第一句中的“酌”字是“喝”的意思。
- “陶然有感”是词人饮酒后产生的感受。
- 第二句是说,隐隐的烟痕轻轻地落在了花上,微微拂过了花瓣散发出阵阵的香味。
- 第三、四句是写词人的所见:十二层小红楼,玉箫何处?归去,归去,醉中插一枝风露。
- 赏析:这首词写酒醉后所见所闻。首句“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是说在梅花与芍药丛中,我正在饮酒,词人以“处梅”起笔,点明自己是在梅树和芍药花旁喝酒,并交代了地点。“酌余”,即饮酒。“不觉醉酒”,说明词人饮酒过量而醉了,这一句是全词的开头。“陶然有感”,词人的饮酒已到十分沉醉的程度,于是产生了一种陶然自乐的感觉。这是全词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句“隐隐烟痕轻注”是说,隐约地看见烟痕在花间轻轻流注着。“拂拂脂香微度”,是说微微拂过花朵的香气飘散过来。这两句写词人饮酒之后所见。
第三、四句“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是写词人在饮酒过程中所看到的景象。“十二小红楼”,指十二层红色的楼房。“人与玉箫何处”,是说看到十二层小红楼上,有女子在吹箫,但不知道她们的下落何处。这两句是全词的第二层含义。最后“归去”二字,既写出了词人饮酒后的醉态,也表明了词人对刚才所见景象的回忆。
- 译文:我坐在梅花与芍药丛中喝酒,不知不觉喝得酩酊大醉,陶然自乐地感到惬意。隐约可见烟雾般的痕迹轻轻地落在了花朵上,微微拂过了花瓣散发出阵阵的香味。十二层红色小楼,不知玉箫女在哪里,归去吧,归去!醉中插上一枝风露。赏析:此词描写酒醉后所见之景,抒发酒后闲适之情。开头二句写词人在梅、芍药丛中饮酒。“处梅”点出题意,说明词人正在梅花与芍药丛中饮酒,并交代了地点。“斟余”,即饮酒。“不觉”三字,说明饮酒过量而醉了,这一句为全词奠定了基调。“陶然有感”说明词人因酒醉而产生一种陶然自乐的感情。“隐隐”四句是写词人饮酒后所见。“隐隐”三字,形容烟雾缭绕的意境。“隐约地看见烟痕在花间轻轻流注着”,是说花间弥漫着淡淡的烟痕。“微微拂过花朵”是说花间飘过淡淡的香气。“十二小红楼”是写十二层红楼,“玉箫”即玉笛,是古代乐器的一种,这里泛指女子吹奏的曲子。“人与玉箫何处”是说十二座小红楼中,不知玉箫女在哪里。“归去”二字,既写出了词人饮酒后的醉态,也表明了词人对刚才所见景象的回忆。
【答案】
如梦令·酒酣戏作
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醉插一枝风露。
注释: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隐隐烟痕轻注。拂拂脂香微度。十二小红楼,人与玉箫何处。归去。归去。醉插一枝风露。
赏析:此词描写酒醉后所见之景,抒发酒后闲适之情。开头二句写词人在梅、芍药丛中饮酒。“处梅”点出题意,说明词人正在梅花与芍药丛中饮酒,并交代了地点。“斟余”是动词,即饮酒。“不觉”三字,说明饮酒过量而醉了,这一句为全词奠定了基调。“陶然有感”说明词人因酒醉而产生一种陶然自乐的感情。“隐隐”四句是写词人饮酒后所见。“隐隐”三字,形容烟雾缭绕的意境。“隐约地看见烟痕在花间轻轻流注着”,是说花间弥漫着淡淡的烟痕。“微微拂过花朵”是说花间飘过淡淡的香气。“十二小红楼”是写十二层红楼,“玉箫”即玉笛,是古代乐器的一种,这里泛指女子吹奏的曲子。“人与玉箫何处”是说十二座小红楼中,不知玉箫女在哪里。“归去”二字,既写出了词人饮酒后的醉态,也表明了词人对刚才所见景象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