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
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
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于此日登高赏菊。

感岁华:感慨时光易逝(岁华指时序)。

翻绛叶:形容枫树的枫叶在风中翻飞。

黄花:菊花。

饶新径:新修的山路。

荒林:被雨打风吹过的树林。

连年频避地:连年战乱频繁,四处流亡。

客田家:客居他乡的农民之家。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流离失所,辗转漂泊,在重阳节那天,登高远望,感慨时不我待的情景。全诗意境苍凉凄婉,感情沉郁深沉,语言质朴自然。

起句“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点明题旨和时节。诗人在重阳这天登山远眺,登高而感伤年华易逝。“九日”二字,说明是在重阳佳节。“空山”,意谓山中空旷无人。“乘高”二字,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姿态。

颔联“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写重阳节当天的景色。“霜风”、“绛叶”、“晴日”、“黄花”,这些景物都与诗人的感受有关。秋风扫落叶,红叶纷飘,诗人感到岁月流逝,自己已老迈多病。这两句写得很有特色,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鲜明,色彩绚丽多彩。

颈联“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进一步写景。这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句写新修的山路因久雨而泥泞不堪;后一句写荒废的树林里鸟鸣虫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面荒凉冷落的气氛相映成趣。这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境界大开大阖,与首联、颔联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且,它又为下联“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作了很好的铺垫。

尾联“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直抒胸臆。这里说由于战乱不断,所以诗人不得不长期在外流浪,生活颠沛流离,精神十分苦闷。“连年”,“频”字写出了战乱之久、流亡之频,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把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