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三首:指《九日三首》。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指作者在重阳佳节时,看到菊花已经凋零,而庭院中却满地的菊叶,感叹时光易逝。
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指丰收的季节里,田野里一片金黄,稻谷堆积如山;秋天到了,枫树飘落,江水流淌,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衣服。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指作者想带家人去游览美丽的山川,欣赏大自然的美。
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指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吟诗作画,只能插满茱萸回家。
【赏析】
《九日三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组。第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第二首描写农家生活情景,第三首写登山游玩之乐。此篇写重阳时节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之盛事,并借以自伤年老多病,无力为之。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诗人回忆去年重阳节的菊花盛开,今年重阳节庭前却是满地菊叶,感叹时光荏苒,年华逝去。
颔联“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农民们收获了金黄色的稻谷,准备将它们储存起来;而秋风吹过,枫叶纷纷落下,人们开始为过冬做准备。这两句既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
颈联“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他想要带着家人一起去游览那些风景秀丽的地方,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他也想趁阳光明媚的时候,喝上一杯美酒,感受生活的惬意。
尾联“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辛酸。由于年岁已高,身体渐弱,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吟诗作画了。因此,他只能在回家的路上,插满茱萸,以此来驱赶疾病和忧愁。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重阳节的美好氛围和自然景色。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