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亭成气象高,宰君乘兴几回过。
山怜峻极凌霄汉,路爱幽深入薜萝。
长恐泛杯篱菊少,不愁落帽海风多。
香醪正熟芳时节,对此年年奈醉何。

九日亭赏析

宋代诗歌中高峻亭台意象与诗人情感交织

  1. 诗词原文
    危顶裁成九日亭,蓬瀛透出海峰青。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顾凝云簇画屏。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

  2. 诗句注释

  • 危顶:指亭的构造高度。
  • 蓬瀛: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海峰青:形容山峦如同青色的海浪一般。
  • 四顾:四周环视。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醉魂醒:形容饮酒过量后感到迷糊,清醒过来时已经入睡。
  1. 译文解析
    九日亭由高耸的建筑构成,仿佛将蓬莱仙岛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周围摆放着盛开的菊花和酒杯,四周环绕着凝聚的云雾和装饰精美的屏风。月光照耀下,人们因为美景而陶醉,以至于喝得烂醉如泥,直到灵魂开始苏醒。

  2. 赏析与讨论

  • “危顶裁成九日亭”反映了诗人对于亭子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描绘,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向往。
  • “蓬瀛透出海峰青”运用了仙境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满前细菊浮樽酒,四顾凝云簇画屏”则描绘了亭内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月为情多良夜至,人贪景胜醉魂醒”则是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因欣赏美景而产生的愉悦和沉醉之情。
  1. 历史背景
    九日亭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建于宋朝时期,是当地文人墨客游赏吟咏的场所。该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人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词佳作。

  2. 当代意义
    九日亭不仅是一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现代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处亲近自然、体验传统文化的场所。通过保护和利用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3. 保护建议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九日亭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确保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其魅力;其次,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再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九日亭的修复和开发工作,使其成为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