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剪莼丝,江头一阵鸣蓑雨。孤篷归路。吹得蘋花暮。
短发萧萧,笑与沙鸥语。休归去。玉龙嘶处。邀月过南浦。
【注释】南浦:地名。潇湘渔父,泛指在江湖上打鱼的人,这里以“潇湘”代称江水。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赋:《诗》篇。《诗经·大雅·生民》有“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句,《周颂·维清》又有“穆穆文王,于昭于天”句。《诗经》、《周颂》为《诗经》之一部分,故《诗经》亦称为《诗》。潇湘:即洞庭湖,因洞庭湖中有君山,故称。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译文】我来到江边去剪下莼菜的细丝,忽然听到江头传来一阵渔人打着蓑衣的声音。孤零零的小舟归途上,吹得满地的蘋花都落了。
稀疏的头发在风中萧瑟作响,我笑呵呵地跟沙鸥说话。不要回家去了啊!玉龙在嘶鸣处呼唤着月亮,请她过江来与我一同欣赏美丽的潇湘风景吧!
赏析:本篇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冬,时作者由黄州迁汝州团练副使,途中经过洞庭。此词描绘了洞庭湖边渔父的生活情态和渔夫与月共饮的情趣。全词语言质朴,风格清新自然,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