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筝偏劝酒杯深。歌舞乍沈沈。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
《朝中措·其二》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一首词,词牌为双调小令。这首词描写了歌舞的场景,通过描绘舞者的优美动作和美妙歌声,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富有情感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诗词原文:
宝筝偏劝酒杯深。
歌舞乍沈沈。
秀指十三弦上,挑吟击玉锵金。
牙台锦面,轻移雁柱,低转新音。
妙是不须银甲,向人说尽芳心。
注释:
宝筝(bǎo zhēn):古乐器的一种,以竹制,形似筝,故名。
偏劝:故意劝酒。
歌舞:歌舞表演,通常在宴会、聚会等场合进行。
秀指:形容手指修长细嫩,有如女子的手指。
十三弦:古筝有十五根弦,此处指弹拨的技法。
挑吟:用手指轻轻弹拨筝弦,发出悠扬的声音。
击玉锵金:形容筝音清脆悦耳,如同玉石相击般悦耳动听。
牙台:古代宴乐场所,这里泛指宴乐场合。
锦面:形容舞蹈者穿着华丽的服饰。
轻移:轻轻移动身体位置。
雁柱:筝上用以固定弦线的柱子,这里比喻舞者的身姿轻盈优美。
低转:降低音乐节奏,使其更加舒缓流畅。
妙不:即“妙哉”,赞叹之意。
银甲:形容战士或士兵身着银甲,这里借指舞者装扮华丽。
芳心:美好的心意,指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词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之一。词中通过对歌舞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优雅而富有情感的艺术境界。词中的舞者手指纤细,十三弦上跳跃生姿,挑吟击玉锵金,形象生动而富有美感。她的牙台上锦绣华美,轻盈地移动,低转新音,展现出舞者优美的身姿和动人的音乐才华。舞者的美丽无需华丽的铠甲来衬托,其内心的芳心早已让人沉醉。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