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泛龙香细拨,声回花底莺雏。低眉信手巧工夫。犹带巫烟楚雨。
人占东风秀色,花笼宝髻真珠。锦绦金凤要人扶。只恐乘鸾飞去。
【诗句释义】
龙香细拨:用丝线轻轻地拨动琵琶的弦。
声回花底莺雏:琵琶的声音在花底下,好像黄莺儿一样婉转悠扬。
低眉信手巧工夫:指弹奏得十分娴熟、轻松。信手:随意。巧:巧妙、熟练。
犹带巫烟楚雨:仍然带有巫山云雨的气息和韵味。巫烟楚雨:指巫山云雨。
人占东风秀色:人们凭借春风的美色来争妍(争奇斗艳),比喻才艺出众的人。占:占据、利用。
花笼宝髻真珠:像花环一样将发髻束成,并插满珍珠。
锦绦金凤要人扶:形容女子的头饰华丽,如锦带般的装饰,还有一只金色的凤凰,好像要人扶着才能走。
只恐乘鸾飞去:恐怕被鸾凤所吸引而飞走了。鸾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的象征。
【译文】
丝弦上轻轻拨动,发出细腻的声音,如同莺儿在花下面婉转啼鸣;演奏得非常熟练、轻松,仿佛还带着巫山云雨的幽怨气息。
人们都凭仗着春天美好的景色来争妍斗艳(指才艺出众的人),女子头上戴着花环,插上了像真珠一样的装饰品,就像一条锦带,还有一只金色的凤凰,好像要人扶着才能走。
只怕那鸾凤被她吸引而飞走了。
【赏析】
这首《西江月·其二琵琶》描写一个才女弹琵琶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她弹奏琵琶,轻拨丝弦,发出细腻悦耳的声音。“声回”三字,既表现琵琶声的美妙,又暗含女子婉约的情态。“莺雏”,即雏莺。这里以莺雏喻女子,形象地描绘出其娇柔妩媚的姿态与神韵。以下四句是说,这个女子不仅弹奏技艺高超,而且才貌双全,能歌善舞,因此受到人们的赞赏。“低眉”二字,既表现女子谦和的神态,又写出其娴熟的技艺。“巧工夫”三字,既赞美其才艺,又表明其技巧的高超。“犹带巫烟楚雨”一句,既点明了其才艺的来源,也暗示了她才艺的非凡之处:她的技艺来自巫峡的神女传说,具有一种神秘而幽怨的魅力。
下片写女子的美貌和才艺。“人占东风秀色”二句,既是对女子美丽容貌的赞美,又是对其才艺的夸张。这里的“人”是借代,指那些爱慕女子才艺的人。“东风”,这里指春天的风,也是象征性的词语,指才女的才艺或美好。“秀色”一词,既是对女子外貌美的赞美,又是对她才艺的肯定。“花笼宝髻真珠”一句,既写女子头戴的华丽头饰,又写其服饰的华美。“真珠”,是指珠宝等贵重物品,这里泛指各种珍贵的饰品。这几句诗,一方面写女子美貌出众,另一方面也赞美她的才艺。最后两句是说,这个女子的才华如此出众,以至于连鸾凤这样的吉祥之物都要向她飞去。这两句既是对女子的赞美,也是对她才艺的一种夸张性描写。整首词通过对这位才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的描写,展示了她优美的容貌、高超的才艺和超凡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