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夏景正新。遽紫泥封检,红幢建钺,飘然吹起,一片闲云。禁殿趋班,玉音亲诏,并遣皇华通宝邻。凌歊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
炎曦正斡天钧。更午气均齐天地根。运至精感化,千和万合,涤除旁说,必自成真。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梨枣黄花满地匀。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满庭芳”、“醉花阴”等。有六十字和八十字两体。此词为六十字体,双调,上片三仄韵,下片四仄韵。
紫泥封检:皇帝用紫色的泥封好诏书。紫泥封,指皇帝所发的诏书。
红幢:红色旗帜。建钺:建立军权、政权。
皇华通宝邻:皇帝的使者。皇华,即使臣,也写作“行人”,是古代出使外国时所用的官名。
凌歊(yú):形容天空高远。
运至精感化:运至极点就会产生精微的变化。运至,运会达到;精,精微,微妙;至,极点;感化,产生变化。
旁说:旁门左道,邪说。必自成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自己。
已约归期:已经约定好回来的时间。秋风:秋季。这里指秋天。朝元:朝拜天帝,道教用语。朝元宫,天宫中的别称。《太上黄素玉轴经》说:“朝元之道者,乃天中之天也。”
阊阖:传说中的神仙居处,借指天宫。
【赏析】
《沁园春·送叶丞相》,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时作者为枢密院编修官兼礼部郎中。这首词写送别友人叶丞相之事,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意。全词以咏物起兴,以景结情,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流畅。词中的景物,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具有哲理意味,显示出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上片首句“浓绿交阴”四字,总括了送别前的环境特点,渲染了送别前的肃穆、沉静气氛。接着“脆圆经雨”四字,则描绘出夏初时节雨水滋润万物,绿叶如盖,晶莹圆润的雨后景色。这两句既写出了天气炎热,空气清新,又有雨后的清凉之感。“遽紫泥封检”,是说朝廷发下的诏书,用紫泥封好了,要赶快送到京城去。“吹起一片闲云”,是说诏书发出以后,那随风飘荡的闲云,好像也被诏书吹起来了一样。这一句既是实写,又含有虚意,它把诏书送出以后,那风卷云开的景象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人感到十分痛快。接下去“禁殿趋班”,是写皇帝亲自召见叶丞相的情景。“玉音亲诏”四字,是说皇帝亲自下诏,传谕叶丞相。“并遣皇华通宝邻”,则是说皇帝派叶丞相出使外国。“凌歊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是说叶丞相离开京都时,心情激动,精神振奋,一路乘着清风疾行,在万重云霄之上,顶着烈日酷暑,行进万里,沐浴着万里春风。
下片首句“炎曦正斡天钧”,是写叶丞相到达京城后所见景象。“更午气均齐天地根”,是说太阳正午时分,天气晴朗无云,阳光普照大地。“运至精感化”,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精微的变化的结果。“涤除旁说,必自成真”,是说只有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成功。“已约归期”,是说叶丞相已经和朝廷商定好返回京师的时间了。“秋风前后”,是说秋风一起,就要回国了,这是说时间不早,不能再耽误了。“梨枣黄花满地匀”,是说京城到处长满了梨树、枣树以及金黄色的菊花,遍地都是,十分美丽。“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是说京城的城门关闭得很晚,叶丞相还要等到晚上才回到京城。他想到京城天宫紫府中去朝拜天帝,向皇帝报告自己的使命,请求皇帝的圣旨。“阊阖晚”,是说京城的城门关闭得很晚。“朝元紫府”,是说叶丞相要朝拜天宫紫府。紫府,神话传说中天的府库,代指天宫。《太上黄素玉轴经》说:“朝元之道者,乃天中之天也。”“上达明君”,是说叶丞相要将使命报告给皇帝,让皇帝指示他应该如何去做。
这首词的下片,从送别写到叶丞相的归来,最后写到叶丞相的使命,结构严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之情。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议论抒情,两相对比,形成鲜明对照,使得全词既有一种热烈的情感色彩,又充满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