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
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
爱将雪鬓攲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
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答案,组织语言进行赏析。本诗为登高之作,诗人以酒喻菊,自比陶渊明,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九日简德久”,首句点出时间。
“登高每恨尊无酒,近节今欣菊绕篱”,这两句写诗人登高时总是遗憾没有酒来助兴,而到了重阳佳节,他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菊花开满了篱笆。诗人用典,以《晋书.陶潜传》中的典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见陶公之志气高远”。
“风日正佳关气数,心情不分减年时。”这两句的意思是:秋风劲吹,阳光明媚,是大吉大利的好天气;而人的心情却像春天一样,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减损一分。这里的“关”指“关煞”,即凶神“岁破大将军”,这里借指“煞星”。
“爱将雪鬓欹纱帽,惬把霜螯对酒卮”,这两句的意思是:喜爱自己的雪白头发倾斜于纱帽,喜欢手捧酒杯,面对美酒。“雪鬓”是说自己头上有白发。“霜螯”是螃蟹。“欹”是倾斜的意思。
“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这两句意思是:想到潘安那样容易败落的容貌,也不过是徒劳无益的事情而已,催收租税的事,我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不必为此担忧。这两句中“潘郎”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貌双全的男子潘安,这里比喻那些华而无实、虚有其表的人。
【答案】
译文:
登上高楼常常遗憾没有美酒助兴,重阳节到来今天很高兴因为有菊花围绕着篱笆。
天时地利,正好赶上了吉祥的日子,心情舒畅没有因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
喜欢自己雪白的头发斜靠在纱帽上,喜欢手拿酒杯对着美酒慢慢品味。
想到潘安那样容易失败的美男子,我也不过徒增烦恼而已,催收租税的事我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不必担心。
赏析: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在登高之时,总感到有些遗憾:没有美酒助兴。然而,当他来到重阳节这天,他却发现菊花开满篱笆,于是他感到十分高兴。这时,秋风劲吹,阳光明媚,正是大吉大利的好天气。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高兴起来,反而觉得人的心境如同春天一样,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减损。诗人用典,以《晋书.陶潜传》中的典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见陶公之志气高远”。
“爱将雪鬓欹纱帽”,“雪鬓”是说自己头上有白发。这句诗的意思是:喜爱自己的雪白头发倾斜于纱帽。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把自己头上的白色长须比作一顶帽子上的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年岁已高、发白如雪的事实。“惬把霜螯对酒卮”,“霜螯”是螃蟹。这句诗的意思是:喜欢手拿螃蟹对斟美酒慢慢品味。螃蟹又称作蟹,诗人把蟹当作酒器,说明他对酒情有独钟。
诗人在登高的时候,总感到有些遗憾:没有美酒助兴。然而,当他来到重阳节这天,他却发现菊花开满篱笆,于是他感到十分高兴。这时,秋风劲吹,阳光明媚,正是大吉大利的好天气。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高兴起来,反而觉得人的心境如同春天一样,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有丝毫减损。诗人用典,以《晋书.陶潜传》中的典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见陶公之志气高远”。
“意到潘郎宁易败,催租端自不妨诗。”“意到潘郎”,意思是说:想到潘安那样容易失败的美男子,也不过是徒劳无益的事情而已。诗人在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并不羡慕潘安那样的美男子,也不认为他们的相貌会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影响。“催租端自不妨诗”,意思是说:催收租税的事我完全可以应付自如,不必为此担忧。诗人在这里运用设问的手法,表明自己并不害怕催收租税的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