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拈芳采艳时。连朝风雨里,掩朱扉。强排春恨剪新词。词未就,莺唱缕金衣。
云薄弄晴晖。试穿花径去,拣双枝。紫香红腻着罗衣。簪不尽,瓶里顿将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理解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即可。

小重山

正是拈芳采艳时。连朝风雨里,掩朱扉。强排春恨剪新词。词未就,莺唱缕金衣。

云薄弄晴辉。试穿花径去,拣双枝。紫香红腻着罗衣。簪不尽,瓶里顿将归。

【解析】

(1)“正是拈芳采艳时”意思是:正值采摘芳香鲜花的时候。“拈”,指摘取;“芳”,指花朵;“采艳”,指采摘艳丽的鲜花。这句的意思是:正好采摘鲜花的时候。

(2)“连朝风雨里”两句:一连几天都在风雨中度过。“连日”,即多日;“风雨里”,即风雨交加之中。

(3)“强排春恨剪新词”一句:强行摆脱心中的忧愁,剪裁出新的词句。“强”,强行;“排”,摆脱;“恨”,忧愁;“新词”,“新词”即新的诗句,这里指剪裁好的诗词。

(4)“词未就”两句:还没有写成词句,黄莺在啼叫了。“莺”,黄莺,即黄鸟,一种美丽的小鸟;“唱”,啼叫;“缕金衣”,形容莺啼声婉转悠扬。

(5)“云薄弄晴晖”三句:云彩轻薄地映照着晴天的光辉。“薄”,轻薄;“弄”,映照;“晴晖”阳光明媚。

(6)“试穿花径去”两句:试着踏着花间小道走,挑选着双朵花枝。“穿”,穿过;“花径”,即花丛间的小路。“拣”,挑选;“双枝”,指两朵花。

(7)“紫香红腻”两句:紫红色的花香浓郁,娇嫩的花瓣上沾满了胭脂般的露珠,好像穿着用香罗做成的衣服。

(8)“簪不尽”两句:插不完的鲜花,瓶子里的花很快要凋落回去了。“簪”,插在头上或衣服上的装饰品;“簪不尽”,形容花太多,插不完。“瓶里”,指花瓶;“顿将归”,即很快要凋落回去。

赏析:

《小重山·正是拈芳采艳时》,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这首小令通过对百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惜花之情。

上片写百花盛开时的景象。起首两句写百花盛开时的情景:正当人们忙于摘取芬芳的花蕊时,却接连数日风雨交加,使得百花无处藏身。这两句既交代了百花盛开的季节,又渲染了一种愁雨伤春的悲凉气氛。“强排春恨”五句写百花盛开后,人们纷纷摘花赏春,然而,诗人并不为这些美景所动,而是强忍着内心的哀怨与苦闷,剪裁出新的诗词。

下片写百花凋零时的情景。“词未就”,“莺唱缕金衣”二句,写莺儿在啼鸣时,黄鹂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莺啼声宛转悠扬,而黄鹂的歌声更是婉转悠长。这两句既是对前面“连朝风雨里”、“强排春恨”的呼应,又是对后面“紫香红腻”的铺垫。

最后二句,“试穿花径去”三句,写百花凋落后,诗人漫步于花间小道,欣赏着那两朵娇艳欲滴的花。“紫香红腻”两句,通过对比描写,把花朵的繁密与凋零、鲜艳与萎靡形成强烈的反差,使画面更加生动传神。结尾两句,“簪不尽”,“簪不尽”,即插不完。这里不仅写出了花朵之多,还写出了自己对花儿的不舍之情。

这首咏物词以“拈芳采艳”四字领起全文,点明咏物之意;以“正是拈芳采艳时”一联作结,承前启后,自然过渡,结构严密;以“云薄弄晴晖”作结,收束全篇,语意空灵,余韵不尽,堪称佳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