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碧。何处桃花流出。春光好,寻个□□,小小篮舆漫行适。苍苔满白石。涧底阴风凛栗。疑无路,幽壑琮琤,峡转山回入林僻。千峰呈翠色。时亦有声声,樵唱渔笛。忽然一树樱桃白。
又回头一顾,掀髯一笑,诗情酒思正豪逸。虎蹄过新迹。幂幂。雾如织。见异草珍禽,问名不识。山灵勒驾雨来急。欲游观未已,仆言日夕。看来看去,似那里,似少室。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
□□:指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地名。
□:篮子。
苍苔:青苔。
白石:白色的石头。
阴风凛栗:冷风刺骨。
琮琤: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千峰呈翠色:山峦呈现出翠绿色。
声声:连续不断的声音。
忽然一树樱桃白:忽然看见一棵树上长满了樱桃花。
又回头一顾:回头看了一眼。
掀髯一笑:捋起胡子微微一笑。
虎蹄:老虎的脚印,代指虎迹,这里用来表示诗人的足迹。
幂幂:形容雾很大的样子。
少室:山名,在洛阳附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赞美自然之美的词。全词通过描绘春天里桃花盛开,山间鸟鸣虫唱,以及游人欣赏春景等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一溪碧”点题,交代了地点,为下文作铺垫。接下来,词人用笔细腻,描述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桃花如雨,满溪飘洒;春光明媚,让人心旷神怡。接着,词人又描绘了山间幽谷中的景象,涧底清流潺潺,阴风瑟瑟,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句子,词人继续展开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千峰耸翠,绿意盎然;樵夫渔翁,歌声悠扬。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然而,词人的笔锋一转,又回到了主题上——他看到了一棵樱桃树下,洁白的花朵盛开,令人陶醉。
词人还特意回首一顾,捋起胡须微微一笑,表现出了他对这美景的赞赏之情。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仿佛要将这美好的景色融入诗句之中。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兰陵王》词。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自然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