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文章,圭璋闻望,碧落侍郎。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竹符重剖,湖海生光。委羽天空,石桥水冷,每为众生时雨滂。君知否,是民心襦裤,吏胆冰霜。
少须召入鹓行。也不念无人荷紫囊。有本朝曾旦,移春手段,旧家羲献,补月心肠。此去三山,却登八座,已准金瓯姓氏香。还朝处,双凫作对,五马成行。
【注释】
①三山:即方山,在今浙江温州市。②紫囊:古时用金丝线缝制的官员的公文包。③羲、献:指晋代王羲之和王献之兄弟,是著名的书法家。④金瓯:古代用以盛酒或盛水的器具。⑤双凫:指两只天鹅。⑥五马:指五匹马。⑦对:排成一列。⑧《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诏封禅,祠后土。礼官议曰:‘天帝尊,地祇重,合祀上帝,故自太祝以降,皆侍祠,礼毕,天子还,群儒执经待事殿中,言我汉家火德承尧运,其色尚黄,其事从土,其味尚甘,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数用五,其位东方,其位木,苍色宜,故卯时迎春东郊之祭也;其位东方,其位木,青色宜,故巳时行夏祭于南海之端。”此指朝廷大臣。
【赏析】
《沁园春》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王侍郎即将去任三山太守,作者以赞美王侍郎的才华与功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这首词的首句为全词定下基调,表达了对王侍郎的赞扬。第二句则是对王侍郎过去所做贡献的回忆,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第三句“昨履声渐近,星辰避次”写的是王侍郎刚刚上任不久,他的名声已经远扬了。第四句是说王侍郎治理湖海有功,百姓们都称颂他。第五句“委羽天空”写的是他治理湖海,让百姓安居乐业。第六句“石桥水冷”,写的是他治理湖海时不畏艰辛的精神。第七句“每为众生时雨滂”,写的是他的恩泽广大,如同及时雨。第八句“君知否”是对王侍郎的赞叹。第九句“也不念无人荷紫囊”,写的是他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第十句“有本朝曾旦”,写的是他曾经的辉煌成就。第十一句“移春手段”是指他善于治理国家。第十二句“补月心肠”,写的是他对国家的贡献。第十三句“此去三山”,写的是他要去的地方。第十四句“却登八座”,写的是他在那里担任官职。第十五句“已准金瓯姓氏香”,写的是他在那里留下了美好的名声。第十六句“还朝处”指的是他回到京城的时候。第十七句“双凫作对”,写的是他回到京城时的景象。第十八句“五马成行”写的是他回到京城时的情景。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王侍郎的高度赞扬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