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酥,天似玉,长啸弄孤影。十二楼台,昨梦暗寻省。自怜露满衣襟,风吹毛发,浑无寐、寒宵漏永。捧香鼎。
翻起一片龙涎,梅花对人冷。庭户冰清,何处鹤声警。少时烛暗梧窗,烟生苔砌,晓钟动。忽然心醒。
祝英台近
月如酥,天似玉,长啸弄孤影。十二楼台,昨梦暗寻省。自怜露满衣襟,风吹毛发,浑无寐、寒宵漏永。捧香鼎。
翻起一片龙涎,梅花对人冷。庭户冰清,何处鹤声警。少时烛暗梧窗,烟生苔砌,晓钟动。忽然心醒。
【注释】:
- 祝英台:指祝英台的故事,是关汉卿的杂剧《汉宫秋》中的人物。
- 酥:形容月亮明亮如酥酪。
- 玉:形容天空皎洁如玉石。
- 啸:长声的呼啸。
- 孤影:孤独的身影。
- 十二楼台:指十二座高楼。
- 寻省:回忆往事。
- 龙涎:珍贵的香料。
- 梅对人冷:形容梅花的香气使人感觉寒冷。
- 庭户:指庭院的门窗户户。
- 晓钟动:早晨的钟声响起。
【赏析】:
这首元曲《祝英台近·咏梅》,描绘了一位女子夜深独处时的情景。她仰望明月和蓝天,独自在空旷的庭院中,感受着寒风和霜雪的侵袭,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感慨和思考。
“月如酥,天似玉”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宁静的夜空图景。月光如融雪般晶莹,照亮了整个天空;而天空则像一块温润的玉一样,洁白无瑕。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夜晚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长啸弄孤影”。这里,“长啸弄孤影”指的是诗人独自站在月光下,对着自己的影子长声呼啸。这个动作表现了一种孤独和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十二楼台昨夜梦,暗寻省。”这句诗中的“十二楼台”象征着繁华的世界,而“昨夜梦”则是指诗人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美好时光。这里的“暗寻省”意味着诗人在梦中寻找那些美好时光的痕迹,试图找回过去的自己。然而,这种追寻却无法实现,只能在梦境中回味那些美好的时光。
“自怜露满衣襟,风吹毛发,浑无寐,寒宵漏永。”这句诗中的“自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哀叹和感伤。而“露满衣襟”、“风吹毛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寒夜中的情景。这里的“浑无寐”和“寒宵漏永”,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捧香鼎”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面对炉火、蜡烛和香烟的场景。这里的“捧香鼎”意味着诗人想要通过燃烧香料来驱赶寒冷和寂寞。然而,这种努力却无法改变现实,只能让人更加感受到寒冷和孤单。
“翻起一片龙涎,梅花对人冷”一句,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投射到了眼前的景物上。这里的“龙涎”象征着珍贵的香料,而“梅花对人冷”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冷漠态度。
“庭户冰清,何处鹤声警?”这句诗中的“庭户冰清”形容庭院里的门窗户户都结满了冰凌,给人一种寂静、寒冷的感觉。而“鹤声警”则是指远处传来的鹤鸣声,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或警觉某种危险。这里的“警”字既指鹤鸣声的声音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警觉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描述,展现了一位女子在孤独夜晚的心境与思绪。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词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