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翻译:

二月里,一场春雨过后,昨夜一声惊雷。

建溪的茶树在春雨中竞相展露,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采摘时,小心翼翼地选取那些雀舌般的嫩芽,

带着露珠和烟雾一起捣碎,然后炼制成紫金色的茶饼。

碾碎后香气无边无际,茶叶飞散成绿色的尘埃。

用新鲜的泉水汲取新茶,用旺火烹煮,
试喝一口,茶水的味道立刻回甘。
唤醒了诗人心中的青州从事之志,
让睡梦中的疲惫一扫而光,仿佛回到了阳台。
两腋之间清风拂过,感觉如同登上了蓬莱仙界。

赏析:
此诗为苏轼所作《水调歌头·和子由渑池怀旧》的一部分,全篇描绘了春天采茶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茶农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茶香袅袅、滋味无穷的美好感受。

首句“二月一番雨”,点明了时间是农历二月,一场春雨过后。这里的“一番”既表达了雨水的充沛,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着,“昨夜一声雷”,描绘了春雷滚滚的景象,与春雨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诗人以“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来形容建溪茶树在春雨中的竞相绽放,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枪旗”比喻茶树挺拔的身姿,仿佛在战场上英勇争先;“占先魁”则表明建溪茶的品质卓越,成为人们争相赞美的对象。

第三句“采取枝头雀舌”进一步描绘了茶农们采摘茶芽的情景。“雀舌”指的是茶叶形状如鸟嘴般细小,象征着茶芽的嫩滑与珍贵。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茶农们精湛的采摘技艺,也突出了茶叶本身的品质。

接下来的诗句“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则是对制作过程的细腻描写。“带露和烟”形容茶芽经过露水的滋润和烟雾的熏陶,变得更加鲜嫩可口;“炼作紫金堆”则形象地描绘了将茶叶制成紫金色茶饼的过程,象征着茶叶经过精心加工后所散发出的美丽光泽。

最后两句“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是对品茶环节的描绘。“汲新泉”意味着选用新鲜的泉水来冲泡茶叶;“烹活火”则是指采用恰当的火力来加热水,使水温适中;“试将来”则表达了品饮者在品尝茶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全诗通过对茶园春色的描绘、茶农采茶情景的展现以及对制茶过程的细腻勾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茶香世界。诗人通过这首诗传递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敬意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让人在品味之余,能够引发深思。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