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似休文瘦,文通恨,子山愁。
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强招寻、聊命朋俦。穷通皆梦,今古如流。且渊明径,子猷舫,仲宣楼。

【注释】

  1. 行香子:词牌名。
  2. 愁况无聊作:因无聊而作此词。
  3. 风物飕飕:风声凄厉的样子。
  4. 木落沧洲:树木凋零,水边沙洲显得空旷荒凉。
  5. 渐老人、不奈悲秋:渐渐感到衰老,无法忍受秋天的到来。
  6. 羁怀都在,鬓上眉头:羁旅的心情和满头的白发都写在了眉间。
  7. 休文瘦:指晋代文人潘岳,他因体态消瘦被时人讥笑。
  8. 文通恨:指东晋文人谢混,他因身材矮小被时人嘲笑。
  9. 子山愁:指北周文人庾信,他因才思敏捷被人称道。
  10. 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庭院里的梧桐树稀疏的影子,篱笆外的菊花淡淡的香气。
  11. 强招寻:勉强寻找。
  12. 今古如流:指时间流逝,历史长河中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
  13. 渊明径:指陶渊明隐居田园的道路。
  14. 子猷舫:指王献之乘船出游的情景。
  15. 仲宣楼:指王粲登上建业城楼上眺望长江的情景。
    【赏析】
    此词是一首以抒发人生感慨为主题的词。开头三句“风物飕飕,木落沧洲。渐老人、不奈悲秋。”描绘了一个凄凉萧索的秋日景象,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羁怀都在,鬓上眉头。”两句则通过写自己的年岁渐长、容颜渐老,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庭梧影薄,篱菊香浮。强招寻、聊命朋俦。”则是词人试图摆脱孤独,寻找朋友共度时光的描写。然而,他却发现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流转,一切都如同流水般逝去。这一句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无奈和困惑。
    结尾的“渊明径,子猷舫,仲宣楼”则是词人对陶渊明、王献之、王粲三人的赞赏。他们认为他们都是能够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的人。这也体现了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自由精神的深刻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