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黄花鹄彩浓。吹开一夜为霜风。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
秋易老,莫匆匆。齐山高兴古今同。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

鹧鸪天

采采黄花鹄彩浓,吹开一夜为霜风。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

秋易老,莫匆匆。齐山高兴古今同。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

注释:

  • 黄花:泛指菊花,因菊科植物的花朵黄色而得名。
  • 鹄(gǔ):一种鸟,此处借指白色的花瓣。
  • 吹开:形容秋风劲吹的样子。
  • 已邀:已经邀请,这里指诗人邀请了文人骚客来赏花。
  • 陶元亮: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 不用:不需要,这里是指不需要歌女来助兴。
  • 齐山高兴:指在秋天的齐山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快乐和喜悦。
  • 古今同:指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在,人们都能感受到这种快乐和喜悦。
    赏析: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菊词。菊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赋予高洁、坚韧、淡泊等品质,而这首词中的菊花则更显其独特之处。词人以“黄花”起头,用“鹊彩”来形容菊花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随后,词人又描绘了秋风劲吹的景象,以及诗人邀请文人骚客来赏花的情景。这些都展现了词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词人用“已邀骚客陶元亮,不用歌姬盛小丛”两句表达了对文人骚客的尊重和欣赏。他们认为文人骚客更有品味,不需要歌姬来助兴。这体现了词人追求高洁、淡泊的品质。
    词人用“秋易老,莫匆匆。齐山高兴古今同。欲知此地花多少,一眼金英望不穷”这几句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他认为秋天虽然易老,但只要人们能够感受到齐山的快乐和喜悦,就可以领略到它的美丽。同时,他也希望读者能够理解这个地方的花的数量之多,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尽。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以及对秋天的赞美,展现了词人追求高洁、淡泊的品质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