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围曾蔽青绫帐。林下中年敦素尚。烟波偶趁一帆风,却锁云扃来就养。
自从悟得空无相。身把虚空来作样。大千沙界抹为尘,未比无生真寿量。
【诗句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忆秦娥”“汉宫秋”“小楼连苑”。“玉楼”是泛指华丽的高楼;“春”是春天的意思。
十二月:农历月份名。古代以干支纪年,子为一年之始,月则以建寅(正月)为首,十二地支依次排列:一月、二月、三月,……至十二月止。
卢姊生辰:指生日或诞日。卢氏,即卢氏,这里泛指姐姐;生辰,生日,诞日。
谈围曾蔽青绫帐:谈围,指谈论世事的人,也指说书人;蔽,覆盖;青绫帐,指青色的绫罗帐帷。
林下中年敦素尚:在林下中老年时,还坚持崇尚简朴的生活。林下,指山林中的幽雅环境;中年,中年人;敦,坚持;素尚,崇尚简朴的生活。
烟波偶趁一帆风:乘着顺风,驶向烟雾缭绕的江上。
却锁云扃:却把船锁在船上。云扃,指船舱的锁钥。
来就养:来到水边休息。就养,到水边去休息。
自从悟得空无相:自从懂得了佛家所说的“虚空”(佛教语,指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概念,才懂得了世间万物皆空的道理。悟得,懂得;空无相,空寂的本体,即虚无的境界。
身把虚空来作样:身体要像虚空一样。
大千沙界抹为尘:用大千世界的沙子来比喻人的寿命,抹为尘,抹成尘土。
未比无生真寿量:没有比得上真正的生命的寿命。比,相比;生,生命;真,真实;寿量,寿命长短。
【译文】
曾经谈论世事的人,如今被青绫帐幔所掩蔽;
在林下的中老年人,依然坚持崇尚简朴的生活;
乘着顺风,驶向烟雾缭绕的江上;
却被锁住云扃来到水边休息,
自从懂得了佛家所说的“虚空”(佛教语,指无边无际的空间),才懂得了世间万物皆空的道理;
身体要像虚空一样,像虚空一样地活着;
用大千世界的沙子来比喻人的寿命,抹成尘土;
没有比得上真正的生命的寿命。
【赏析】
这是一首写人生哲理和佛家的哲学思想的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卢氏姐弟二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佛理的理解。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卢氏姐弟二人生活状态,他们曾经谈论世事,现在却已经放下了对世俗名利的追求,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自在。这种转变,正是佛家所提倡的“超脱”,即不被外物所累,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
第二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卢氏姐弟二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在林下中老年时,依然坚持崇尚简朴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与富足,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这种生活态度,正体现了佛家所倡导的“淡泊明志”,即不被世俗名利所迷惑,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明净。
第三句诗描绘了卢氏姐弟二人的生活环境。他们在乘着顺风,行驶在大千世界中,却被锁在船舱里,无法自由地行动。这种情境,让人联想到佛家的“无常”观念,即世间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与命运。
第四句诗描绘了卢氏姐弟二人的人生态度。他们懂得了佛家所说的“虚空(佛教语,指无边无际的空间)”的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空寂的,没有永恒的存在。这种理解,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
最后一句诗总结了卢氏姐弟二人的人生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寿命就像大千世界的沙子一样渺小而短暂,没有比得上真正的生命的价值。这种态度,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这首诗通过描绘卢氏姐弟二人的生活状态与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理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