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首霜晴,泗滨云晚,乍摇落。废榭苍苔,破台荒草,西楚霸图冥漠。记登临事,九日胜游,千载如昨。更想像,晋客□归,谢生能赋继高作。
飘泊。尘埃倦客,风月羁心,潘鬓晓来清镜觉。蜡屐纶巾,羽觞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东山□,应笑个侬风味薄。念故园黄花,自有年年约。

玉京秋

陇首霜晴,泗滨云晚,乍摇落。废榭苍苔,破台荒草,西楚霸图冥漠。记登临事,九日胜游,千载如昨。更想像,晋客□归,谢生能赋继高作。

飘泊。尘埃倦客,风月羁心,潘鬓晓来清镜觉。蜡屐纶巾,羽觞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东山□,应笑个侬风味薄。念故园黄花,自有年年约。

【注释】

1.玉京秋:秋词名。

2.陇首:指甘肃的陇山。

3.泗滨:指江苏的泗水县南郊。

4.废榭:倒塌的亭子;苍苔:青苔。

5.破台:毁坏了的台。

6.九日:即重阳节。

7.东山:东晋王导的别墅。王导为晋元帝丞相时所居之地。

8.潘鬓:指鬓发因风霜而变白,这里比喻自己年纪渐老。

9.蜡屐、纶巾、象管: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出游时的装束。

【赏析】

《玉京秋·重阳席上和人韵》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通过描写重阳节宴饮赏菊的情景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的愿望。

“陇首霜晴,泗滨云晚,乍摇落”三句写景,写景中见情。这几句写词人登高望远,触景伤情,慨叹人事变迁。“废榭苍苔”,写废宫遗址长满了青苔,“荒台”,则是指台上长满了杂草。两句连用两个“荒”字,写出了一种荒凉、冷落的气氛,也烘托出了词人的悲凉心情。“九日胜游,千载如昨”,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句意,意思是重阳佳节的宴会如同过去一样令人愉快,然而如今却物是人非,不禁让人感到惆怅和悲哀。词人借用曹操的诗句,既抒发了重阳节宴饮赏菊的欢乐气氛,又表达了对时光荏苒、世事沧桑的感慨。“晋客□归,谢生能赋继高作”,这是说晋朝的陶公已经归去,而谢安这样的风流人物却能够写出高妙的文章来接续曹操的风采。“晋客”,指的是陶渊明,他曾经在彭泽任上写过一首诗:“不慕利,好读书。”不久就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田园中去种田。“谢生”,指的是谢灵运,他是南朝宋诗人,曾任永嘉郡守兼御史中丞等职。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他的山水诗构思精巧、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这首词中的“晋客□归”,就是以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位杰出的文人作为代表,来表达自己对于他们才华横溢的羡慕之情。“更想像,晋客□归,谢生能赋继高作”,意思是我想象着像陶公这样的晋代名士已经归去,而像谢灵运这样的南朝文人却能够写出高妙的文章来接续曹操的风采。这里既有对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文人的赞美之情,也有对自己无法建功立业的无奈之情。

“飘泊”三句写词人的心情。这三句是说词人漂泊在外、厌倦尘世,心中充满了羁绊和束缚之感。“尘埃倦客”一句,既表明了词人的身份地位,又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厌倦之情。这里的“尘埃”一词,既指官场上的污浊之气,又指仕途中的艰辛与磨难。而“风月羁心”一句,则是说词人心中有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最后一句则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潘鬓晓来清镜觉”,意思是清晨醒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头发变得花白了,这让我更加感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蜡屐纶巾,羽觞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三句则写词人的行乐生活。这里的“蜡屐”、“纶巾”等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出游时的装束。而“羽觞象管”,则是指饮酒用的器具。这些词汇都体现了词人在闲暇之余的悠然自得之态,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之情。

“东山□,应笑个侬风味薄”一句则是说东晋名士王导的别墅“东山”应该也会笑我这个没有成就的人吧?这里的“□”是指王导。王导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政治生涯中多次遭受打击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被外界所动摇。这句词既是对王导的赞扬,也是对自己的自嘲和讽刺。它表达了词人对于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无奈和失落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念故园黄花,自有年年约”二句是说想起家乡的菊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如期绽放,就像我们之间的约定一样永不改变。这里的“故园黄花”,指的是家乡的菊花。菊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象征,同时也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咏的对象。这句词既是对家乡美景的怀念之情,也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珍惜之意。它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