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卑栖翼。似沧洲、白鸟悠悠,静依拳石。聊寄一梯云木表,俯视霁虹千尺。乐江上、山间声色。镜样清流环样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尘外趣,有谁识。
飞来妙墨痕犹湿。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三叹阳春知和寡,但觉光生虚室。何处觅,倚歌箫客。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添一友,共闲逸。
【注释】
黄玉林:指北宋黄庭坚。风月楼:在江西上饶,黄庭坚曾在此作《风月堂记》。次韵:依原韵再写一首诗,称“次韵”。自顾卑栖翼:自己低微的栖息处。沧洲:泛指水边或湖边,也借指隐居之所。拳石:指岩石上的洞穴。聊寄一梯云:暂且寄身于高高的云中。木表:指云中之景。霁虹千尺:指天空中的彩虹。乐江上、山间声色:意指在山水之间享受自然风光。镜样清流,环样绕:形容水流如镜面一样清澈,如环抱一样环绕。笑赐湖、一曲夸唐敕:指受到皇帝的恩赏,赐予诗歌。尘外趣,有谁识:意指超凡脱俗的情趣,又有谁能够理解呢?飞来妙墨痕犹湿:指黄庭坚的书法笔迹飘逸灵动,仿佛是刚刚飞来的一般。走盘珠:指书法笔势流畅如珠子滚动。不火食人胸膈:意指书法作品能让人的心灵平静下来。三叹阳春知和寡:指黄庭坚的《题跋》中有“三叹阳春”之语,意指对春天的感受。但觉光生虚室:意指通过书法感受到一种虚无的境界。何处觅,倚歌箫客:意为何处寻找那飘然而至的歌箫客人。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意指何时能够与黄庭坚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并共同吟诵诗词。添一友,共闲逸:意为增添一个朋友,一同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
【赏析】
此词为黄庭坚为友人黄玉林所居风月楼所作的一首酬赠词。作者以“自顾卑栖翼”开头,表达自己在世俗之中低微的栖息处,似乎像沧洲上的白鸟一样悠悠地,静静地依偎在石头上。这里用“沧洲”和“白鸟悠悠”两个意象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作者借用“聊寄一梯云木表”,暗示了自己暂时寄身于高高的云端之上的想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逃离现实的纷扰,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而“俯视霁虹千尺”则进一步描绘出了作者在云端之上俯瞰大地的景象,仿佛看到了彩虹横跨天际的美丽画面。这里的“霁虹千尺”既是指彩虹的出现,又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作者转向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他提到“乐江上、山间声色”,意指在山水之间享受自然风光的乐趣,这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作者又提到了“镜样清流,环样绕”,意指水流如镜面一样清澈,如环抱一样环绕。这不仅描绘出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笑赐湖、一曲夸唐敕”,意指受到皇帝的恩赏,赐予诗歌。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同时,“尘外趣,有谁识”一句则表达了超凡脱俗的情趣,又有谁能够理解的呢?这既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困惑,也展现了他对超然物外的向往。
作者转向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他提到“飞来妙墨痕犹湿”,意指黄庭坚的书法笔迹飘逸灵动,仿佛是刚刚飞来的一般。同时,“走盘珠流出,不火食人胸膈”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黄庭坚书法的特点,意指书法作品能让人的心灵平静下来。这些赞美不仅展示了黄庭坚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敬仰。
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愿景。“他日玉林来得否,待平分、风月供吟笔”,意指何时能够与黄庭坚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色,并共同吟诵诗词。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也是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憧憬。而“添一友,共闲逸”则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希望与黄庭坚共同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词通过对黄庭坚与黄玉林友情的描述和对自然美景与书法艺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黄庭坚对朋友才华的认可和敬仰,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