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声齐。杵声齐。金井栏边败叶飞。夜寒乌不栖。
风凄凄。露凄凄。影转梧桐月已西。花冠窗外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先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根据这些修辞手法对诗句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砧杵声声,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夜寒乌鹊不归。梧桐叶影转动,月儿已西斜,窗外传来花冠鸟的啼叫。注释:齐:整齐;乌鹊:即乌鸦,喜噪;花冠:即金雀,喜鸣(古人认为金雀鸣叫是吉兆)。赏析:这首词写秋夜思妇的闺情幽怨,抒写了相思之痛和离别之悲。“砧声”“杵声”是女主人公听到的秋风中的捣衣之声,这声音使女主人公想起了丈夫远行在外的艰辛,也引起了她对丈夫的思念。“金井栏边败叶飞”,在秋夜中,院里的落叶被风一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那声音就像“金井栏边”的捣衣声,使人联想到秋天的捣衣声。“夜寒乌不栖”句,写夜深人静时,乌鸦不再栖宿,因为天太冷了。“风凄凄,露凄凄”,秋风凄冷,秋露也凄清寒冷,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凄凉的秋夜图,烘托出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心情。“影转梧桐月已西,花冠窗外啼”。梧桐树的影子在摇动,月亮已经西沉,窗前传来了花冠鸟的啼叫。“花冠”即金雀。这句诗写出了女主人公在深夜里,看到窗外树上有鸟儿在啼鸣,不禁联想到自己的丈夫也在远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表现了她内心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