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月三千户。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上界真仙多才思,乞与瑶阶玉树。渺万里、人间何处。云叶依依分清荫,忆当时、掩映霓裳舞。算万木,宁如许。
年年萧爽幽岩路。倚西风、吹香金粟,超然云坞。一洗纷纷凡花尽,堪写清商对抚。为豁散、蛮烟瘴雨。脱俗高标谁能领,向骚人、正欠题新句。须大手,与君赋。

诗句:

  1. 修月三千户。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
  2. 上界真仙多才思,乞与瑶阶玉树。
  3. 渺万里、人间何处。
  4. 年年萧爽幽岩路。倚西风、吹香金粟,超然云坞。
  5. 一洗纷纷凡花尽,堪写清商对抚。
  6. 为豁散、蛮烟瘴雨。
  7. 脱俗高标谁能领,向骚人、正欠题新句。
  8. 须大手,与君赋。

译文:
修长的月光照耀着三千户人家,我们一同在天上游玩,询问牛浦的路径。天上的仙人多有才华,他们想要得到瑶阶上的玉树。在万里之外,人间何处能找到?每年秋天,我都会去幽深的岩路上行走,享受那凉爽的氛围。我倚靠西风,让香气飘荡在金色的粟米之间,悠然自得地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我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谁能理解我的高洁品格呢?我向骚人们借题发挥,创作新的作品。需要有大气魄的人来和我一起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木犀(桂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的“木犀”指的是桂花,诗人以“木犀”为题,既点明了诗的主题,又展现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首句“修月三千户”,诗人将月亮比喻成万户之家,寓意着月亮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照亮了人间。接着诗人以“拥冰轮、同游碧落,问津牛浦”三句,描绘了诗人和天上的仙人一起游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友谊和亲近。

第二句“上界真仙多才思,乞与瑶阶玉树”,诗人赞美了仙人的才华与智慧,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神仙。而“乞与瑶阶玉树”则表示诗人希望与仙人结为知己,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第三句“渺万里、人间何处”,诗人感叹人间的渺小与虚无,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的无奈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而是继续前行。

第四句“年年萧爽幽岩路”,诗人回忆了自己每年都要去幽深的岩路上寻找灵感的经历。这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坚持创作的肯定。

第五至七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幽深岩路上的生活场景。他倚靠西风,让香气飘荡在金色的粟米之间;他悠然自得地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地方;他摆脱了世俗的纷扰,谁能理解他的高洁品格呢?这些描绘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身品质的追求。

最后两句“脱俗高标谁能领,向骚人、正欠题新句”则是诗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自己的高洁品格是难以被他人理解的,而只有像骚人一样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思想情感。因此,他需要有人来为他的创作提供新的题材和灵感。

整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身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