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才过,渐融和气,先到帘帏。谩闲绕、柳径花蹊里。探看试、春来未。
年时曾把春抛弃。与春光陪泪。待今春、日日花前沉醉。款细偎红翠。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新元才过”中的“元”是时间词,意思是“新年刚过”,所以“新元才过”就是“新年刚过”。而“渐融和气”中“融和”的意思是“温暖”,所以“融和气”就是“温暖的春意”。“先到帘帏”中的“帘帏”是指“窗帘和帷幕”,所以“先到帘帏”就是“首先来到窗帘和帷幕之间”。这里的“帘帏”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屋子。“年时曾把春抛弃”中的“年时”是指“往年的时候”,“曾把春抛弃”中的“抛弃”是指“舍弃”,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往年的时候我曾经把春天舍弃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新年里不再像往昔那样热爱春天,而是选择与春天告别。“与春光陪泪”中的“陪泪”是指“陪伴着眼泪”的意思,所以这句的意思是“陪伴着眼泪和春天一起逝去”。这里诗人用拟人的方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忧伤。“待今春、日日花前沉醉”中的“今春”是指“现在这个春天”,“花前沉醉”中的“花前”是指“花儿前面”,所以这句的意思是“等待现在这个春天,每天都沉醉于花丛之中”。这里的“花前”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不舍和留恋之情。
【答案】
示例: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他是一位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的词作以慷慨激昂、雄浑豪迈的风格著称。
这首《探春令》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词作。
第一句“新元才过”,意思是“新年刚过”,这里的“新元”指的是新的一年。这里的“才过”表示刚刚结束的意思。
第二句“渐融和气”,意思是“温暖的春意”。这里的“融和”是形容词,表示温暖、和谐的意思。这里的“气”指的是气息、气息的暖和之意。
第三句“先到帘帏”,意思是“首先来到窗帘和帷幕之间”。这里的“帘帏”指的是窗户上的帷幕或者窗子。这里的“先到”表示首先到达的意思。
第四句“谩闲绕柳径花蹊里”,意思是“随意漫步在柳树小径和花草丛中”。这里的“漫”是副词,表示随意、随便的意思。这里的“绕”是动词,表示环绕、围绕的意思。这里的“闲”是形容词,表示悠闲的意思。这里的“柳径”指的是小路两旁长着柳树的路。这里的“花蹊”指的是小路上布满花草的地方。
第五句“探看试、春来未”,意思是“看看是否春天来了”。这里的“探看”是动词,表示查看、观察的意思。这里的“试”是试探的意思,表示尝试、试探的意思。这里的“春来未”指的是春天是否到来。这里的“未”是助词,表示没有、尚未的意思。
第六句“年时曾把春抛弃”,意思是“往年的时候我曾经把春天舍弃了”。这里的“年时”指的是以前的时候,这里的“曾把春抛弃”中的“把”是介词,表示把……当作、把……视为的意思。这里的“抛弃”是动词,表示丢弃、放弃的意思。
第七句“与春光陪泪”,意思是“陪伴着眼泪和春天一起逝去”。这里的“与春光陪泪”是一个动宾结构,表示陪伴着春天一同度过悲伤的时光。这里的“陪”是动词,表示陪伴、伴随的意思。这里的“泪”表示悲伤的情感。这里的“春光”指的是春天的气息、春天的美好。这里的“陪泪”表示陪伴着悲伤的情感。
第八句“待今春、日日花前沉醉”,意思是“等待现在这个春天,每天都沉醉于花丛之中”。这里的“待今春”中的“今春”指的是现在的春天,这里的“日日”表示每一天、每一个日子的意思。这里的“花前”指代的是鲜花或花朵前面的位置。这里的“沉醉”是动词,表示沉溺其中、沉浸在其中的意思。这里的“花前”表明诗人喜欢花并且常常花前流连忘返。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之后不再像往常一样欣赏春天的美景,而是选择告别春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