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疑雪又疑烟。
问谁窥真面。
对镜人。
知道空花眩。
尚偷照,娇身段。
捉来偏听痴儿怨。
荡帘波同软。
似汉宫、旧事珊珊在,望难把,离魂唤。
【注释】
眼前疑雪又疑烟:比喻女子的容貌如同飘忽不定的雪花或烟雾一样。
谁窥真面:指女子对自己的容貌的审视和欣赏,真面即真实的面容。
对镜人:指在镜子前自照,意谓以镜映人,形容自我欣赏。
知道空花眩:知道是虚幻的花影让人眼花缭乱。
偷照:偷偷地照着看。
偏听痴儿怨:偏要听着痴儿(指情人)的抱怨声。
荡帘波同软:荡开帘子,看到水波荡漾柔美的样子。
汉宫、旧事珊珊在:汉宫旧事依稀可辨,如在目前。珊珊,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也形容玉佩等物品发出的声音。
望难把:看着难以把握。
离魂唤:离魂呼唤着你回来。
【赏析】
此词为咏叹闺中女子的情思之作。上片写女子对自己美貌的欣赏,下片则表现其痴情与怨思。
开头两句“眼前疑雪又疑烟。问谁窥真面。”写女子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美丽动人,究竟是像雪花般飘忽不定,还是像烟雾般捉摸不定。这里用“雪”和“烟”作对比,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女子对自身美丽的自信与不安,以及她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对镜人。”写女子对着镜子自顾自地欣赏自己的容颜。“知道空花眩”,意谓这虚幻的花影让女子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是好。这里的“知道”二字,既表达了女子的困惑,又透露出她对此境地的无奈与哀怨。
“尚偷照,娇身段。”写女子偷偷地照看自己的身体,似乎想通过这个动作来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美丽动人。这句中的“偷照”二字,更是将女子对美的执着与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娇身段”则暗示了女子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
“捉来偏听痴儿怨。荡帘波同软。”写女子听到痴儿对自己的抱怨,便故意将帘子荡开来,看到水波荡漾柔美的样子。这里的“偏听痴儿怨”,既是女子的一种行为,也是她对痴儿的一种回应。而“荡帘波同软”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与痴儿之间的感情纠葛。
下片写女子对于痴儿的思念之情。“似汉宫、旧事珊珊在,望难把,离魂唤。”写女子仿佛回到了汉宫,看到了昔日的种种往事,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然而,她又觉得这一切都遥不可及,只能远远地看着,无法触及。而“离魂唤”则表达了女子对痴儿的深深思念之情,她渴望能够再次与痴儿团聚。
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对美的欣赏与追求、自怜与自爱、以及痴儿之怨与相思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