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悠飏,半庭晴日,随风无着。
误群儿、扑地还争捉。
又斜上墙新垩。
六如空相谁真觉。
比沾泥奚若。
替剩春写照,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
【注释】
探春令:即《蝶恋花》,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黄金缕》。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三平韵或两仄韵,下片两平韵。此词上下片各六句五韵。絮:柳絮,一种轻软而易飘飞的生物。何悠飏:多么轻盈飘逸。半庭晴日:指庭院里明媚的阳光,也暗喻春天。无着:无根。误群儿:误伤儿童。还争捉:争抢扑打。斜上墙新垩(è):斜插在墙上的红色新糊的墙壁。又:连词,又。“又”字下有逗号,表示此句与前一句之间为并列关系。六如:佛经中说有六个菩萨的名字。空相谁真觉:空空如也的佛理,谁能真实觉悟呢!空相:佛教称一切事物皆依因缘而生,没有实在自性,故称“空”。谁真觉:谁是真正的觉悟者。比沾泥奚若:比较一下,与泥土有什么区别呢?奚若:同“奚取”,意即有什么可取之处。替剩春写照:代替春天来留下它的影像。替:代。浮萍一去,底处寻根脚:浮萍随水漂泊,不知何处是它生长的根本之地。
赏析:
这首词以咏物起兴,描写柳絮随风飞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归宿的深思。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