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谁先省,看行朝、毕罗颁下,夏时犹准。
袅袅风将凉一味,付与汤官管领。
却抚得、银床片影。
抚序易生长年感,听哀蝉、还忆莲花饼。
包袖热,莫教冷。
流民织路无人振。
忍回思、承平士女,剪楸簪胜。
上苑虫文分明验,凄绝壶飧从径。
况旅食、飘零难定。
角黍花糕年年事,对旧京、内样滋悲哽。
牙齿缺,且留饤。
【注释】
-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
- 谁先省:谁最先注意到这个变化。省,注意。
- 行朝:指皇帝出行时的队伍。毕罗颁下:将夏季的衣服分发下来。
- 袅袅:形容风吹得很轻。凉一味:清凉的意味。
- 付与:交给。汤官:主管饮食的官员。
- 银床片影:比喻孤独无依。银床,比喻孤单的人。
- 抚序易生长年感:感叹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抚序,抚摸着过去的岁月。易生,容易产生。
- 承平:太平的时代。士女: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剪楸簪胜:在古代,女子会用楸木和金银制作各种饰品,而男子则用楸木和玉石制作冠带。这里指的是文人学士们的生活。
- 上苑:皇宫的花园。
- 虫子文:指蟋蟀的叫声。
- 凄绝壶飧从径:形容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吃饭都感到凄凉。壶飧,指饭菜。
- 角黍花糕:一种传统的节日食品。
- 内样:指宫中的食品或风俗。
- 牙齿缺,且留饤(dǐn):意为牙齿不齐,但仍要留着吃。饤,指用小方块的食物摆放成花样。
【译文】
立秋时节,谁能最先注意到这个季节的变化?看看那行朝的队伍,把夏天的衣服都分发下来。微风吹来一阵凉爽的感觉,交给了主管饮食的官员去管理。
我轻轻地触摸着银床,仿佛看到了自己孤独的身影。我想起了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听着蟋蟀的叫声,不禁怀念起家乡的莲花饼。
我的衣袖里还残留着温暖的温度,不要让我变得寒冷。流民们在街头织布,没有人能够振作起来。
我不能回去回忆那些承平时期的日子,那时的士人们和女人们都在忙于生活,剪制着楸木和金银制作的饰品。
我看到那上苑中虫子的叫声清晰可闻,那种凄惨的感觉直透心底。更不用说那些飘零在外的人们了,他们的生活很难安定下来。
角黍花糕是每年的传统习俗,面对旧京,我心中充满了悲怆之情。我的牙齿有些不整齐,但仍然要留着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立秋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秋天的到来、食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贯穿其中,既有对过去的怀旧之情,也有对现实的忧虑之意。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