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客里度元宵,人正恹恹病。
撚偃师、廨后黄梅嗅,想洛下、春灯盛。
今年准拟酬春兴,奈阴晴难定。
拥香篝仍剔,残灯半盏,似去年心性。
【注释】
探春令:词牌名。
庚戌元夜:指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正月十五日,在临安城元宵节夜晚举行的一次盛大观灯活动。
去年客里度元宵:去年在京城里过元宵节。客里,指京城。
人正恹恹病:人正在生病。恹恹,形容病态的样子。
撚偃师、廨后黄梅嗅:捻着开封府衙门后面的黄梅花,嗅闻它的香味。
想洛下、春灯盛:想象洛阳城里的春节气氛热闹。
今年准拟酬春兴:今年我准备用春天的快乐心情来酬答这美好的时光。
奈阴晴难定:可又因天气的变化无常而感到难以确定。
拥香篝仍剔,残灯半盏,似去年心性:抱着香气的枕头还去剔挑着蜡烛的光,只有一盏半残的灯光,像去年的心情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赏灯怀乡的小词。上片写去年的京城元宵,下片写今年的京城元宵,两相对照,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起首三句写去年的京城。“客里”即在京中作客。“度元宵”,是说在京城里庆祝元宵节。“人正恹恹病”,是说当时正值疾病流行,人们多有不适。“人正恹恹病”四字,不仅点出了时间,也暗示了京城此时的气氛,为下文写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作铺垫。“撚偃师、廨后黄梅嗅”,是说捻着开封府衙门后面的黄梅花,嗅闻它的香味。黄梅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其香气浓郁,所以这里用“嗅”字来表达对这种香气的喜爱之情。“想洛下、春灯盛”,是说想象洛阳城里的春节气氛热闹。“洛下”,指南京洛阳。“春灯盛”三字,描绘出一幅洛阳城里灯火辉煌,节日气氛浓厚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欢乐祥和的节日之中。
换头三句写今年的京城。“今年”二字,表明词人现在身处京城,正在欣赏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準拟酬春兴”,是说打算借这次赏灯的机会来排遣自己的愁闷。“奈阴晴难定”,是说又因为天气变化无常而感到难以确定自己的心情。这里的“阴晴难定”,既指天气的变化无常,也比喻作者心情的复杂多变,既有赏灯的快乐,也有思乡的忧愁。“拥香篝仍剔,残灯半盏,似去年心性。”是说抱着香气的枕头还去剔挑着蜡烛的光,只有一盏半残的灯光,像去年的心情一样。这里的“残灯半盏”既是对元宵节夜景的描绘,也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词人通过对残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
这首词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赏灯这一具体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反衬等,使整首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