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沉烟一缕腾金兽。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千秋岁·莺啼春昼》。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 —— 春天的早晨,在阳光明媚的午后,鸟儿的欢唱声和煦春风交织。南国春色如同精美的刺绣一般绚丽夺目。
- “飞絮眼,凭阑袖” —— 柳絮随风飞舞,仿佛眼睛一般,让人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
- “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 ——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花瓣纷纷飘落,我醒来时,发现自己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皱纹(形容睡得很晚或很久)。
- “无个事,沉烟一缕腾金兽” —— 心中无事,只愿在烟雾缭绕中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 “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 —— 在千里之外,我频频回首,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两地之间,他们的身体日渐消瘦。
- “春去也,归来否” —— 春天已经过去了吗?我是否会回到那个曾经熟悉的故乡?
- “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 ——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楼外的月光下等待。门前的柳树见证了我们的爱情,现在却只剩下双燕相伴。
- “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 在这个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外出扫墓祭祖,我却独自一人在家。只有那些秋千和庭院里的景象依旧陪伴着我,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及内心情感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首句中的“莺啼”和“晴昼”营造了一个温暖而充满生气的画面。随后的句子通过“飞絮”、“凭阑袖”等意象进一步描绘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
词人并没有沉浸在对美景的欣赏中,而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和“春去也,归来否”这些句子,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内心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