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篁拥翠入云间,雅称高人卷道闲。
自是红尘飞不到,一溪流水绕青山。
【注释】
《灵应寺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公元758年(天宝七年)所作的两首五绝诗。这两首诗都是写灵应寺的景色,第一首描绘了山间松篁、绿树拥翠、云烟环绕的幽静景象,第二首描写了青山流水,清溪萦绕,飞瀑奔涌的秀美风光。
【赏析】
第一首:
松篁拥翠入云间:这两句说,松竹茂密,郁郁葱葱,仿佛拥集着一片翠色,一直伸入云端。
雅称高人卷道闲:这两句说,这地方很适宜于隐居,高士可以在这里卷起道袍,悠然自得地逍遥。
自是红尘飞不到:这一句说,这里远离人世,世俗尘嚣是进不来的。
一溪流水绕青山:这一句说,溪水绕过青山流淌,山青水秀,风景秀丽。
译文:
松篁簇拥出一派翠色,直入云端,
这里正是高人隐逸之地,卷起道袍悠闲自在。
此地远离红尘,世俗尘埃无法侵入。
一条小溪环绕着青山流淌。
赏析:
此诗以灵应寺为背景,描写了寺院周围的自然景观。首联“松篁拥翠入云间”形象地描绘出松竹林立的景象;颔联“雅称高人卷道闲”则写出了这里的环境适合隐居;颈联“一溪流水绕青山”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宁静氛围;尾联“自是红尘飞不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境界的喜爱之情。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