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
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
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
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
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
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大雨

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

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

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

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

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

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注释】

①魏紫姚黄:指唐时著名的牡丹品种。业已空:已空无一人。②春工:指春天的耕作。③阳侯:传说中的海神名。④霁(jì):天晴。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七绝。作者通过描写连绵不断的大雨和久旱不雨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歌颂。

首句写乌云翻滚,大雨滂沱。“欲挽”二字,写出了诗人急迫的心情;“银河”是天河,这里比喻天上的银河。银河之水被大雨所激,即将流干。这两句写大雨来临之前的紧张气氛。第二句写春耕时节,由于连续下雨,土地泥泞不堪,庄稼无法生长。“骤雨”是猛烈的雨水,“不终日”说明雨下得太久,以致没有尽头。这两句写雨后农田一片狼藉的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灾难。第三、四句写连年天早,颗粒不收,百姓饥贫交迫。而统治者只顾享乐,置百姓死活于不顾。最后三句写久旱盼雨,终于盼来了大水成灾。“阳侯”是河神的名字,这里指洪水。这两句写大水泛滥成灾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最后三句写久旱盼雨,终于盼来了大水成灾。“阳侯”是河神的名字,这里指洪水。这两句写大水泛滥成灾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全诗以咏雨为题,实际上写的是久旱盼雨,终至成灾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慨。语言生动形象,意境开阔雄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