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昼无青天。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天听端在民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
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
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这首诗描绘了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忿气为云泪为雨,漫漫白昼无青天: 愤怒的情绪化作乌云(气)和泪水,使得晴朗的白昼变得阴暗,没有了蓝天。这里的“青天”象征着和平与希望。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太王因为侍奉契丹而失去了国家的财富,导致国运衰败,最终在八十岁时被俘虏,这反映了北宋王朝的衰败和无奈。
天听端在民心耳,苍苍谁云九万隔: 天命之所归,就在百姓的心声之中,而不是遥不可及的九天之上。这里的“九万隔”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触及。
会看春风拥赭黄,万民歌呼喜欲狂: 不久之后,春风将带来胜利的消息,那时人们欢呼雀跃,喜悦之情如同狂舞一般。
天宇无尘瞻北极,旄头落地化顽石: 天空将恢复清澈,北斗七星不再受到玷污。这里的“旄头”是古人指代灾祸或不祥之物,坠落后变成了石头,意味着灾难已经平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靖康之变及其后果的深切忧虑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物,如“青天”、“太王”、“民心”、“春风”、“北斗”等,既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历史背景。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和平、公正未来的向往和期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