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鼓驱人夜发船,别来无处写忧煎。
高吟自答㗀嘤啸,旅食时开郁屈筵。
君去青天才尺五,我今白发已三千。
何当却饮南湖月,颠倒衣裳舞谪仙。
子安提举二首
征鼓驱人夜发船,别来无处写忧煎。
高吟自答㗀嘤啸,旅食时开郁屈筵。
君去青天才尺五,我今白发已三千。
何当却饮南湖月,颠倒衣裳舞谪仙。
诗句解读:
征鼓驱人夜发船,别来无处写忧煎。
- 征鼓: 古代用鼓声召集军队或民众,此处用以象征紧急和动员的状态。
- 夜发船: 表明是在夜晚进行的出发,可能是为了避开白天可能出现的危险。
- 别来无处写忧煎: “无处”表达出诗人在离别后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或地方表达他的忧愁与不安。
高吟自答㗀嘤啸,旅食时开郁屈筵。
- 高吟自答: “吟”通常指低声吟唱,这里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自我对话的方式。
- 㗀嘤啸: 一种模拟动物叫声的声音,常用来表达内心的孤独或寻求共鸣。
- 郁屈筵: “筵”是筵席的意思,而“郁屈”则形容筵席上的氛围压抑或者沉闷。这里的筵席可能是诗人用来排解忧愁的场所。
译文:
战鼓激荡,黑夜中船只扬帆出发,离别之际,无处倾诉我心头的忧烦。
独自吟唱回应着那如呻吟般的低鸣,旅途中不时揭开那被忧愁笼罩的宴席。
你离去时天仅余下半边,而我如今已是三千里外的白头老者。
何时能再度共赏南湖之月,让衣裳翻转如同舞蹈中的仙人。
赏析:
邓肃的这首诗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奈。通过战争的背景、夜晚出发的情景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在乱世中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多次使用自然元素和日常场景作为载体,将个人的忧愁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