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楼成求俊笔,今古共嗟李长吉。
那知施侯更可怜,只向人间二十一。
平生疾恶端如雠,高视青衫气横秋。
岂惟落笔动惊俗,政事入眼无全牛。
汗血共期千里足,狂风忽已摧秀木。
生前万事且置之,白头老母将焉属。
管鲍交情我最深,讣来一恸几失音。
相思通昔不作梦,对床蟋蟀更秋吟。
这首诗是杜甫的《哭施州别驾叔异》。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及赏析:
第一句: 天上楼成求俊笔,今古共嗟李长吉。
- 解释: 杜甫通过“天上楼成”比喻施州别驾(施叔异)的文章如同天宫楼阁般雄伟高远。这里用“求俊笔”形容施叔异文采非凡。“今古共嗟李长吉”指的是唐代诗人李长吉(李贺),他以奇诡的诗歌风格著称,与施叔异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 赏析: 这句话体现了杜甫对施叔异才华的高度评价,并指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句: 那知施侯更可怜,只向人间二十一。
- 解释: “施侯”指施州别驾,“二十一”在这里可能是指施叔异去世时年仅21岁。杜甫感叹施叔异虽然年轻就离世,让人感到更加可叹和同情。
- 赏析: 杜甫通过对比施叔异的年轻早逝和他生前的杰出才能,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惋惜。
第三句: 平生疾恶端如雠,高视青衫气横秋。
- 解释: “疾恶”即厌恶不良之风,“雠”意为仇敌。这里描述施叔异一生嫉恶如仇,正直不屈的态度。杜甫形容他的这种态度就像秋天的天空一样广阔、明亮。
- 赏析: 这句表达了施叔异性格中的坚定和刚直,以及他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反抗。
第四句: 岂惟落笔动惊俗,政事入眼无全牛。
- 解释: “动惊俗”意为引起社会轰动或批评,“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意味着处理事务达到了极致的纯熟,没有一点瑕疵。杜甫通过这句话赞扬了施叔异在处理政事方面的高度娴熟和精湛。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施叔异在政治领域的卓越才能和高度专业精神。
第五至第八句: 汗血共期千里足,狂风忽已摧秀木。
- 解释: “汗血”通常指良马,“千里足”意指速度极快。这里暗喻施叔异如良驹般迅猛,前程不可限量。“狂风”象征逆境,而“摧秀木”则表示即使面临困难也难以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 赏析: 此部分描绘了施叔异在遭遇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卓越的应变能力。
第九句: 生前万事且置之,白头老母将焉属。
- 解释: 面对生死,杜甫感慨施叔异生前的种种事务都已放下,只剩下母亲一人。这里的“白头老母”指的是施叔异的年迈母亲。
-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施叔异在面对生命终结时,依然牵挂家人的情感深度。
第十至第十四句: 管鲍交情我最深,讣来一恸几失音。相思通昔不作梦,对床蟋蟀更秋吟。
- 解释: “管仲和鲍叔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友情故事,两人相互支持、肝胆相照。杜甫用这一典故来比喻施叔异与自己的深厚友情。“恸”是极度悲痛的样子。“相思通昔不作梦”说明两人之间的情谊超越了生死,彼此的思念从未停歇。“对床蟋蟀更秋吟”则是说尽管已经分别多年,但每当秋季来临,两人依然会在一起吟诗作乐,共同回忆往事。
- 赏析: 通过这些描写,杜甫表达了对好友深切的怀念之情和深厚的友谊。整首诗通过对施叔异生平的追忆,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往昔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