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猎长松十里风,归时路与北山通。
陶潜今日无馀事,更过虎溪寻远公。

【注释】

自灵隐回谒孤山勤上人:从灵隐寺回来,去拜访孤山勤上人。

猎猎:形容风声如马嚼草时的声音。

长松十里:指西湖边长满了松树。

路与北山通:指从孤山到北山的路相通。

陶潜今日无馀事:指陶渊明今天没有其他的事情。

更过:再经过。虎溪: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相传为晋道士许逊隐居的地方,有虎溪三潭。

【赏析】

这是一首酬应诗。诗人在灵隐寺和勤上人见面后,便前往孤山,拜访了勤上人。这首诗是诗人离开灵隐寺时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归隐山林的愿望。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西湖风光图。“猎猎”形容风声如同马匹嚼食时发出的嘶鸣声,写出了湖边的风势很大,而风势大则意味着天气晴朗。“长松十里”,表明西湖周围有长满松柏的风景。“归时路与北山通”,写诗人归家时的道路和北山相连。北山即杭州北面的山,这里借指杭州城。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走的是通往北山的道路。

第三句写诗人在北山与陶渊明相遇。这一句中的“陶潜”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陶渊明。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长期退居乡间,过着隐居生活。这里的“今日”是指现在。诗人用“无余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表示没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可以安心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定再次回到虎溪寻找许逊,以便继续他的隐居生活。这里的“更过”意思是再次经过。虎溪是许逊曾经隐居的地方,位于浙江绍兴市西南,相传是晋代道士许逊隐居的地方。这里的“寻远公”是指寻找许逊。远公就是许逊,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哲学家,被尊称为南岳真人。许逊曾在虎溪隐居,后来成为道教的神仙之一。诗人选择再次回到虎溪,是为了继续他的隐居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使用一些古代典故,使诗歌更加具有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